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毛泽东与陈毅论诗许虔东毛泽东与臧克家、郭沫若、田家英、胡乔木、邓颖超、于立群等许多同志谈过诗,但关于涛的写作,特别是古体诗词的写作问题,与陈毅谈得最详也最深。毛泽东对陈毅的诗词赞扬过好几次。1957年4月20日,毛主席读了陈毅的《游玉泉山纪实》后,在...

  • 标签: 毛泽东 陈毅 李商隐 古体诗词 郭沫若 五言律诗
  • 简介:郭沫若在青年时期,由创造社成员周全平陪同,从上海启程赴江苏宜兴和浙江长兴一带,进行平生第一次江南农村社会调查。这是他在日本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后所付诸的接触生活水平线下民众的行动。调查中,军阀混战的恶果、江浙农村的悲凉、百姓遭殃的苦难使他对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现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由于郭沫若生前对此次调查的记录仅留下《到宜兴去》、《尚儒村》两篇散文,且其中一篇《到宜兴去》没有写完也未发表,故这一历史鲜为人知。这次调查,对他能在大革命失败后,不少知识青年彷徨歧途时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地走上革命征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理论上的认识到行动上的落实

  • 标签: 郭沫若 浙江长兴 江南 中国共产党 创造社 江苏宜兴
  • 简介:1961年,田家英在浙江农村调查时,常从杭州郊区步行到富阳县五星大队指导。当他听到农民对公共食堂强烈不满而要求解散时,立即深入调查,确认食堂已难以为继,马上向毛泽东如实汇报,引起了重视。后来他在富阳、嘉善两县贯彻农业六十条试点时,停办了食堂,将粮食按定量分到户,把自留地分给社员,解决了两个平均主义及"一平二调"。在嘉兴地区一次大会上,田家英强调要关心群众生活,把群众利益真正放在第一位。他常说:"工

  • 标签: 农民 农业六十条 毛泽东 农村调查 食堂 群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