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骨超声在创伤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疑似创伤浅表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肌骨超声和MRI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诊断的准确率。结果:通过检查结果发现,所有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的价值在创伤浅表软组织损伤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是医生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有效辅助手段,在临床中可以运用推广。

  • 标签: 肌骨超声 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围手术期容量灌注水平是术后AKI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同的容量治疗方案与其密切相关,但目前术中液体管理方案仍存在争议。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液体管理方案的相关研究及各项Meta分析结果,探讨优化的术中液体管理策略,以期为预防或减少术后AKI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液体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沙门菌属是一组寄生于肠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菌属的分类主要以抗原构造为依据,多数是动物致病菌,也有人畜共同致病菌。沙门菌属感染系指各种沙门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本组病例主要探讨沙门菌胃肠炎,除外只对人有致病力的伤寒、副伤寒。在广大农村,由于饲养家畜,加工保存肉类食物不当,卫生条件差等原因,沙门菌胃肠炎较为常见,常以家庭为单位发病,人群普遍易感1,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道的5例患者,除常规的抗感染,补液治疗外,采用了中药葛根黄芩黄连汤为口服,取得较好疗效,适宜推广。

  • 标签: 沙门菌感染 胃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痔疮手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针对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3月到2022年3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100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针对护理。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护理质量、睡眠质量、不良事件情况、满意度等数据。结果 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痔疮手术 针对性护理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c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妇女妊娠期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代谢异常,其发病率约为1%~14%。易造成巨大儿、羊水过多、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及低血钙等情况,严重影响着母亲和胎儿的健康。鉴于GDM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本文你针对目前GDM发病的危险因子及其危害性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围产期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 围产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危急重症心血管疾病的应用有效。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危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共7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疾病诊断符合率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的急性重症心血管疾病诊断总符合率为98.57%。结论:于成人危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心动图,危急重症,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ITPR1基因新发变异所致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9型(SCA29)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例SCA29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家系验证。结果高通量测序显示患儿携带ITPR1基因c.800C>T(p.T267M)杂合变异,胎儿及父母Sanger测序均未检测到此变异,此新发变异既往国内未见报道,且位于ITPR1基因的变异热点区域,结合患儿的临床表型,诊断其为SCA29。结论ITPR1基因c.800C>T(p.T267M)位点杂合变异可能是本例SCA29患儿的重要致病原因。

  • 标签: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Ⅰ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延续护理用于肺癌PICC置管带管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肺癌PICC置管带管出院患者90例,将先选中的45例患者组成常规组,后被选中的45例患者组成实验组,对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方面表现更佳,与常规组差异较大,P

  • 标签: 肺癌PICC置管带管出院患者 延续性护理 管道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加替沙星滴眼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细菌角膜炎患者,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入院,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人,前者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后者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且症状、炎因子改善更明显(P

  • 标签: 加替沙星滴眼液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细菌性角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重症心衰合并肾衰患者治疗中,连续血液净化的效果,同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72例重症心衰合并肾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分别实施常规治疗、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指征水平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血压均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相比,观察组血肌酐水平更低,PaO2、HCO3、血尿素氮水平更高(P<0.05)。结论:血液净化用于重症心衰合并肾衰患者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生化指标、血气指标水平。

  • 标签: 心力衰竭 肾衰竭 连续血液净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不同营养干预方法对炎症肠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研究资料为我院收诊的80例炎症肠病患者,研究时间定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间,将其根据不同营养干预方法分为肠外营养组和联合组,均为40例。肠外营养组在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干预,联合组在肠外营养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干预,对比两组干预1个月后的CAI、EAI、D乳酸和内毒素指标变化情况及营养状态。结果 联合组患者干预后的CAI、EAI、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均优于肠外营养组(P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炎症性肠病 治疗作用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报道了一例持续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的胎儿进行宫内治疗的病例。孕32周+1超声提示胎儿心动过速242次/min、全身水肿、腹腔积液以及脐静脉腹内段血流呈现搏动频谱。孕妇口服地高辛46 h后胎心率仍未恢复,且脐静脉搏动频谱持续存在,水肿较前加重,胎儿病情持续恶化,孕32周+3在超声引导下胎儿三角肌肌内注射西地兰成功将胎儿恢复心律。孕34周+6因"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剖宫产分娩一活女婴,其心脏及各脏器功能正常。随访至生后8个月,患儿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心动过速,室上性 毛花苷类 注射,肌肉内 胎儿期疗法 心力衰竭 胎儿疾病 超声检查,介入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理念的预警护理对卵巢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麻醉恢复过程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卵巢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应用基于循证理念的预警护理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麻醉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预警护理,能有效预防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循证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 化疗并发症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理念的预警护理对卵巢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麻醉恢复过程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卵巢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应用基于循证理念的预警护理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麻醉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预警护理,能有效预防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循证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 化疗并发症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