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骨水泥型和生物型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方法我院2004年3月至2012年11月行人工股骨头节置换手术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中选取100例,年龄65-85岁,获得随访98例。其中51例行骨水泥型假体置换,47例行生物型假体置换,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及输血率、术中有无心血管病意外。结果生物型假体组手术时间少,而骨水泥型假体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及输血量等方面具有优势(P<0.05)。结论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前,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来选择假体类型,骨水泥或生物型假体均能得到满意疗效。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生物型 骨水泥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骨水泥型和生物型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我院2004年3月至2012年11月行人工股骨头节置换手术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中选取100例,年龄65-85岁,获得随访98例。其中51例行骨水泥型假体置换,47例行生物型假体置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骨水泥组术后1月到半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生物组,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水泥或生物型假体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均能得到满意疗效。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生物型 骨水泥型 早期疗效
  • 简介:苏联文学是20世纪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为世界所瞩目。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曾经极大地影响了许多国家,甚至几代人。虽然它的历史并不长,但要真正认识和理解它,实属不易。因为它不仅涉及苏联70年的历史、政治经济变革、国家兴亡、宗教复兴、时代变迁,而且还影响到苏联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等。作为时代见证、艺术编年史的苏联文学蕴含着丰厚的思想资源,反映着那个“理想燃烧”的时代所赋予、同时也支撑着那一时代的精神品质和特有局限。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文学”从概念到传播和接受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重新认识苏联文学,对于反思70年苏联悲壮的历史,反省我们自己,都有着巨大的价值。我们需要的是在社会历史和文学进程中实事求是地考察其起源、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原因及其得失,而不是简单地褒贬这个文学现象。为此我刊从今年第1期起并在网上论坛就下列问题开展笔谈,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 标签: 苏联文学 历史条件 文学现象 经济变革 宗教复兴 时代变迁
  • 简介:<正>“作者退出作品”的主张在上个世纪已经提出来。进入二十世纪,这一呼声在西方文学中变得更为强劲。对内视点的积极倡导,伴随着对全知视点的激烈排斥。法国学者托多罗夫谈道:“从拉克洛时代起,叙事体态

  • 标签: 叙述方式 叙述者 内视化 第一人称叙事 内视点 前苏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