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验收是设备采购最后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确保医疗设备的质量和数量是否满足标准,设备能否安全的投入临床使用的重要一环。本文重点介绍了医院设备验收的流程及问题的处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医疗行业开始迅猛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设备进入医院,设备的验收工作也会越来越频繁和重要。设备科需结合相关规定和自己需要,制定相关的设备验收流程及规范设备档案的制作标准。保证验收合格的设备满足科室的使用要求,为后续设备安全、正常的工作打下基础。

  • 标签: 验收 设备质量 档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0例普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都是230例,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内容。在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完成之后,对其护理安全合格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意外发生情况得知,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其出现意外事件和投诉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普外科病区手术患者,其在临床手术治疗期间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策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帮助患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普外科病区 应用
  • 简介:摘要首先分析了输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施工风险、施工人员风险、施工设施风险。其次提出了安全管理措施,在制度管理方面,要加强法律制度约束,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在施工准备方面,要准确识别危险源,编制安全保证措施;在人员管理方面,要重视技术交底工作,并加强安全培训;在施工期间,要重视安全检查,加强施工设备和工具的管理

  • 标签: 电力施工 输电线路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医院顺利开展医疗工作的基础支持设备,医疗设备在疾病临床判断和治疗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推进,医院引入的医疗设备数量和种类也在日趋变多,对其进行相关管理和控制也成了医院工作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如无法提高对其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对后续医院经营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分析其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

  • 标签: 医院 医疗设备 设备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正>90%以上的肺结核病人,因症就诊于综合性医院。目前,在社会上形成大批肺结核复治病例的主要原因,也源自于综合医院对肺结核病人不正规化疗和缺乏治疗管理措施,由此造成不良后果。河南省卫生厅下发的《关于加强综合医院诊治与管理肺结核的规定》文内,规定综合医院诊断、治疗与管理肺结核病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固定的经肺结核专业学习或培训的临床、痰检、放射、结素试验及管理人员。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综合医院 综合性医院 肺结核复治 因症就诊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管理对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复发率、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接受治疗的8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对其中4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对照组[1]。另外4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则进行精细化护理。对两组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两组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科医师对于肠造口管理的观念、重视程度、手术策略及操作习惯。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应用问卷进行调研。调查全国范围内涉及肠造口手术的各级医院。目标科室包括普通外科、胃肠外科、肿瘤外科、急诊及其他涉及肠造口手术的科室。调查对象需为住院医师及以上职称并参与过造口手术的外科医师。问卷包括肠造口相关的5个维度:人员资质及科室培训、对造口并发症的重视程度、造口定位与造口位置选择、造口手术习惯、操作细节和对造口相关技术了解及使用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间,通过微信链接或二维码方式共发送调查问卷488份,回收467份(95.7%)。应答医院196家,涉及26个省份地级市。参与调查的医师在三级以上医院426人(91.2%);所属科室包括:(大)普通外科130人(27.8%)、胃肠外科210人(45.0%)、肿瘤外科116人(24.8%)、其他涉及肠造口制作的科室11人(2.4%)。副主任医师以上311人(66.6%)。结果显示:(1)培训情况:在所调查的医师中,造口技术获取途径多为“导师或高年资医师传授”(83.3%,389/467),其次为“传授+图谱”(44.8%,209/467)和“自己摸索、不断改进技巧”(42.0%,196/467)。(2)造口并发症认知情况:99.4%(464/467)的医师都关注到了造口并发症与手术操作的相关性,46.7%(218/467)的医师认为所列举出的并发症均与手术操作有关。61.0%(285/467)的医师遇到过需要二次手术干预或危及患者生命的造口狭窄或梗阻。其次,79.0%(369/467)的医师认为,造口技术本身与并发症“密切相关”或者“比较有关”,且“大多可以避免”。仅有58.7%(274/467)的医师参加过肠造口并发症预防及治疗的讨论与培训;99.1%(463/467)的医师认为,医师和造口治疗师的联合培训以及并发症讨论有必要并亟待开展。(3)造口手术操作部分:未按照定位进行造口的主要原因分别为“造口定位不能兼顾戳卡孔(56.1%,262/467)”,“按永久性造口定位了临时性造口(50.7%,237/467)”、“定位错误或不合理(43.3%,202/467)”。(4)肠造口相关技术情况:知晓率总体较高,但常规采用率整体不高。其中,技术知晓率不足75%的有“管状吻合器造口”(64.1%,257/401)与“造口旁负压引流”(44.1%,177/401)。而在使用情况上,分别有65.6%(263/401)和56.4%(226/401)的医师在“永久性结肠单腔造口”中与“袢式回肠造口”中常规采用“黏膜外翻缝合技术”与“支撑棒”。对于预防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的固定及缝合层次上,较为认可的是缝合“腹膜(或后鞘)”(68.3%,274/401)、“前鞘”(54.4%,218/401)和“皮肤”(80.6%,323/401),较为有争议的是“皮下组织”的处理,分别有26.7%(107/401)和32.7%(131/401)的医师主张缝合。有81.5%(327/401)的医师认同缝合操作并发症的发生“不在缝合多少,主要看技术水平”。结论造口手术并发症与外科医师认知及操作相关,造口相关观念、造口手术操作习惯及造口管理异质性较大,造口专项培训不足,造口手术和管理规范化及相关研究势在必行。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肠造口 现状调查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