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经由呼吸内镜介导的介入治疗方法,为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疾病开拓了一类全新的治疗手段,其疗效获得临床验证与专家认可。而各类介入治疗方法的规范应用与推广,不同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精准化与个体化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相信通过呼吸介入方法与其他药物、非药物治疗方法的有机结合,将为慢性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 标签: 慢性气道疾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振动呼气期正压(PEP)装置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及短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台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予单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振动PEP装置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和疗效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显著降低(均P<0.05),研究组PaO2、PaCO2和PaO2/FiO2改善的幅度更大(t=2.261、6.854、2.040,均P<0.05);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FEV1/Pre)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研究组升高幅度更大(t=2.442、2.120、2.944,均P<0.05);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t=7.978、10.857、8.543,均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分别为(7.52±1.38)d、(7.14±1.38)d、(18.95±4.76)分、(1.73±4.21)分,均显著短于、低于对照组的(8.55±1.47)d、(8.25±1.45)d、(8.07±5.81)分、(55.97±5.28)分(t=-2.510、-2.722、-7.943、-10.351,均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振动PEP装置能够有效改善老年AE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短期预后,具有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老年人 正压呼吸 炎症介导素类 血气分析 呼吸功能 肺通气 预后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成体干细胞,在肺部疾病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在间充质干细胞与其条件培养基的作用对比研究中,研究者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条件培养基产生的,因此条件培养基中的重要成分外泌体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常见肺部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希望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肺部疾病中的治疗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肺部疾病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技术,检测其和传统培养法的区别,探讨病原微生物及检出序列数与感染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94例患者样本。分别进行传统培养和mNGS检测,对2种技术的诊断效果、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进行了分析。然后收集感染组75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和临床信息,根据mNGS是否检出病原体将患者分为检出组(51例)和未检出组(24例)。测定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分析患者病原体检出率与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等相关性分析。结果纳入的94例样本中,感染组75例(79.79%),非感染组16例(17.02%),未知组3例(3.19%)。样本类型中血液占比最多(34/94),其次为肺泡灌洗液(28/94)、组织、痰液、胸水、脓液等。下呼吸感染所占比例最高(60/94),其次是血流感染、胸水、中枢系统感染、心血管系统感染等。mNGS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培养法(χ2=-223.107,P<0.05)。mNGS的特异度与培养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0,P=0.05)。感染未检出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明显高于检出组(t=4.724,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检出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显著高于未检出组(t值分别为-8.848、-4.724、-4.335、-4.335,P值均<0.05);检出组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R、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高于未检出组(t值分别为-5.585、-7.258、-4.678,P值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去除混杂因素后,显示性别、年龄、白细胞介素2R与病原体检出阳性有关。结论mNGS在结核、真菌、病毒和厌氧菌诊断方面优势更明显,其阳性率高于传统方法3倍以上。感染患者的病原体检出率较高,其检出病原体核酸序列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二代基因测序 感染 敏感性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