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从4个方面透视了我国20年来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的研究进展。(1)溯源-学习与批判。国外的犯罪原因传统理论、犯罪新理论和城市犯罪空间理论等,为我国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研究提供了理论素养和反面教训。(2)历程-理念与实践。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研究从介绍国外研究成果并蕴育科学理念,到结合中国国情尝试应用实践,再到初步提出理论体系,经历了一个短暂而并不缓慢的发展历程。(3)凝练-概念与框架。理清了空间防控的概念内涵、理论要点,阐明了空间防控的不可替代性。(4)展望-拓展与深化。我国城镇化的客观需求必将为空间防控研究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地理学必将在空间防控研究领域里取得重大而独特的成就。

  • 标签: 空间防控 城市犯罪 空间环境 综合治理
  • 简介:城市规划与设计是创造城市安全的可防控空间的综合手段,应该充分发挥犯罪防控效应。在阚述防控犯罪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规划与设计发挥犯罪防控效应的各种途径。功能分区规划要科学划分功能区,合理配置建设用地,嗣定适当的建筑规划标准,合理确定人口规模。建筑组合设计在进行建筑单体组合设计和建筑群体组合设计时,要为防控犯罪提供有利条件。建筑单体设计时,要按照住宅建筑、公共设施建筑、高层建筑与智能化建筑的不同情况与需要分别对待。对外交通规划设计与对内交通规划设计都要在保障交通功能的基础上消除可能存在的犯罪盲区。

  • 标签: 城市空间 城市犯罪 城市规划与设计 犯罪防控
  • 简介:生态城市建设有两个基础平台,一是市区本身的“城市生态系统”,二是市区周围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区域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在双重空间尺度上展开:在城市尺度上,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在城市—区域尺度上,优化城市—区域生态系统。洛阳在我国乃至世界城市中具有鲜明特色和典型意义,在双重空间尺度上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对洛阳市的城镇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洛阳市 生态城市 建设 生态系统
  • 简介:移动空间的依托——公共交通工具,是城市人的活动发生空间位移时的主要运载体,对其犯罪盲区实施科学的综合治理是防控城市公共交通载体犯罪的有效途径。移动空间是一种很特殊的空间实体,存在许多犯罪盲区的致盲因素。对移动空间盲区实施综合治理,既要注重对所有类型移动空间盲区的共性对策,也要注重不同类型移动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各有侧重。

  • 标签: 城市犯罪 移动空间 空间盲区 综合治理
  • 简介:虚拟空间盲区和移动空间盲区是城市犯罪中特殊的空间盲区。其区别于实体空间的特殊性,前者主要表现为“虚拟性”,后者主要表现为“移动性”。正是因其特殊性,在这两种空间盲区中发生的犯罪对城市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综合治理虚拟空间和移动空间盲区是城市犯罪综合防控系统的重要内容。对特殊空间盲区实施综合治理,既要注重各种类型空间盲区的共同治理对策,也要注重不同类型空间盲区的特殊治理措施。

  • 标签: 城市犯罪 盲区 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