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泌尿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本文则主要从体外冲击波碎石该角度分析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本次选用了120例均为我院2014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平均分组,就排石颗粒(对照组,n=60)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n=6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临床针对泌尿结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有着较高碎石成功率,可较大程度的保障预后,有着比较高的安全性,而且操作简单,治疗便捷,在临床治疗之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泌尿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BPH合并OAB患者240例,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索利那新5mg、坦索罗辛0.2mg,口服,每晚1次,疗程12周;对照组给以坦索罗辛0.2mg,口服,每晚1次,疗程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排尿期症状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及不良事件等。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储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残余尿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残余尿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储尿期症状评分、OAB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均有1例急性尿潴留发生,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20.8%(25/120),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7.5%(9/12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用坦索罗辛,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增加。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膀胱过度活动症 索利那新 坦索罗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