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壶腹癌患者行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发生临床相关性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中心收治的93例因壶腹癌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发生临床相关性瘘分为瘘组和非瘘组。对围术期可能影响术后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壶腹癌患者PD后出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44例壶腹癌患者PD后出现瘘,瘘发生率为47.3%(44/93)。术后腹腔引流液培养中最多见的病原菌依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25.8%)、粪肠球菌(19.4%)、阴沟肠杆菌(11.8%)、屎肠球菌(10.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瘘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血CRP水平及术后腹腔引流液中的肺炎克雷伯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与非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血CRP水平(OR1.029,95%CI1.003~1.055,P=0.026),术后腹腔引流液检出肺炎克雷伯杆菌(OR8.671,95%CI2.366~31.772,P=0.001)、粪肠球菌(OR10.497,95%CI2.306~41.776,P=0.002)、屎肠球菌(OR22.580,95%CI2.303~221.403,P=0.007)是壶腹癌患者PD后发生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壶腹癌患者行PD后发生临床相关性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后第1天血CRP水平及术后腹腔引流液培养检测出肺炎克雷伯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

  • 标签: 壶腹癌 胰腺瘘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IQQA®-Liver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精准引导下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引流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8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外科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ERCP减黄手术治疗,分析患者接受减黄手术成功率、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接受ERCP减黄手术,患者术后每日中位鼻胆管引流量675 mL(400~1 500 mL),仅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胆管炎,另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轻症胰腺炎。接受减黄手术前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为(173.3±62.8)μmol/L,外科手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至(35.6±13.9)μmol/L。结论精准ERCP引流术能够有效降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并减少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为后续外科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肝门胆管肿瘤 内镜引流术 鼻胆管 精准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