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改良阻滞方法麻醉效应的临床。方法将40例选用阻滞麻醉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坐标法,另一组采用计算法,分别用于手术用药量和用药方法的指定标准,观察两组的用药总量、持续时间、平面不足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药容积和麻醉平面符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法组患者平均达到麻醉的时间明显短于坐标法组,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麻醉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儿手术患儿,使用七氟醚复合阻滞麻醉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术后苏醒时间短,术中追加药物量少,并发症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改良骶管 阻滞方法 麻醉效应
  • 简介:摘要幼儿由于身体孱弱,抵抗力较差,所以幼儿群体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幼儿的病症很多时候需要用到手术来进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在手术过程中对幼儿进行麻醉是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及国家卫生部门对临床小儿麻醉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在高校相关专业对医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需改进临床小儿麻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对小儿进行麻醉工作的水平。本文将着重探讨临床小儿麻醉教学的改进内容及具体措施。

  • 标签: 临床麻醉教学 改进与探讨
  • 简介:摘要幼儿由于身体孱弱,抵抗力较差,所以幼儿群体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幼儿的病症很多时候需要用到手术来进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在手术过程中对幼儿进行麻醉是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及国家卫生部门对临床小儿麻醉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在高校相关专业对医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需改进临床小儿麻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对小儿进行麻醉工作的水平。本文将着重探讨临床小儿麻醉教学的改进内容及具体措施。

  • 标签: 临床麻醉教学 改进与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对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纳入92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手术麻醉患儿,根据随机表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七氟烷进行麻醉;联合用药组采用丙泊酚联合七氟烷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手术麻醉效果;起效时间、拔时间、清醒时间、躁动评分;麻醉苏醒期躁动出现率;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指标水平。结果联合用药组患儿手术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起效时间、拔时间、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联合用药组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波动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对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确切,起效快且苏醒快,可减轻苏醒期躁动,减少躁动发生,有利于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丙泊酚 七氟烷 小儿麻醉 生化指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