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底膜是高度特化的细胞外基质,其形成是正常组织发育和功能正常的先决条件。基底膜是角膜的重要组成结构。角膜含有上皮基底膜及后弹力层2种基底膜。角膜损伤后基底膜主要通过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巢蛋白和基底膜蛋白多糖相互作用组装再生。角膜损伤修复中,角膜基底膜不完全再生或延迟再生可使角膜基质纤维化,而基底膜的再生和功能重建可使角膜基质重塑,部分或完全恢复其透明性。角膜上皮和内皮的愈合、创面规则性、基质细胞残存量均影响角膜基底膜结构和功能重建。本文就角膜基底膜的成分及其功能、角膜基底膜与角膜基质纤维化的关系、损伤修复中角膜基底膜协同调节角膜基质纤维化及其再生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角膜基底膜 基质纤维化 损伤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角膜穿通伤早期兔眼角膜上皮基底膜(EBM)的修复和再生过程。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建模后1、3、5、7、14、21和30 d组,每组6只,均取右眼建模作为实验眼。另取6只未经任何处理的新西兰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0 mm环钻建立兔角膜环钻穿通伤模型。建模后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Image J软件测定角膜荧光素着色面积评估上皮愈合情况,Fantes分级量表评估角膜混浊程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角膜上皮和基质修复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EBM再生情况。结果兔角膜穿通伤后各组角膜荧光素染色面积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398.88,P<0.01),其中建模后1、3、5、7和14 d组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面积分别为(4.00±0.10)、(3.11±0.10)、(2.00±0.06)、(0.90±0.04)和(0.67±0.03)mm2,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面积逐渐缩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建模后21 d和30 d组均未见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建模后1、3、5、7、14、21和30 d组角膜混浊程度评分分别为3.44±0.53、0.67±0.25、1.33±0.50、2.11±0.60、2.44±0.53、3.22±0.44和3.78±0.44,建模后1~5 d角膜混浊评分下降,建模后5~30 d角膜混浊评分逐渐升高,各组角膜混浊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182,P<0.01)。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角膜伤口区开始由纤维斑块填充,建模后3 d组单层上皮覆盖,建模后5 d组大量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填充,建模后21 d及30 d组前部基质中胶原纤维排列紧密。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伤口区由肌成纤维细胞及不规则胶原纤维填充,建模后21 d角膜基质开始重塑,EBM于建模后21 d和30 d开始不完全再生。结论兔角膜穿通伤后角膜纤维化启动并逐渐加重,EBM不完全再生。

  • 标签: 上皮基底膜 角膜损伤修复 穿通伤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角膜病患者滴眼液规范使用现况,为正确使用滴眼液的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病房接收的角膜病患者346例作为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后的1名眼科专科护士观测患者未开展滴眼液使用相关教育前的滴眼液使用过程,并评价其眼药水滴注行为的规范性;采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病房设计的《滴眼液规范使用认知调查表》调查角膜病患者滴眼液规范使用相关认知。结果346例患者中,男156例(45.09%),女190例(54.91%);年龄30岁及以下36例(10.40%),>30~40岁32例(9.25%),>40~50岁47例(13.58%),>50~60岁87例(25.14%),>60~70岁94例(27.17%),>70岁50例(14.45%)。专科护士对346例角膜病患者1次滴眼液使用行为观测发现,43.93%(152/346)的患者在滴注眼药水前未洗手;41.53%(49/118)的患者滴注混悬液型眼药水前未摇匀;41.62%(144/346)的患者滴注眼药水未选择正确的仰卧头后仰位;43.93%(152/346)的患者滴注眼药水时眼睛未向头顶方向看;43.06%(149/346)的患者眼药水孔直接与眼球接触;53.47%(185/346)的患者滴注时瓶口和睫毛接触;63.29%(219/346)的患者眼药水滴注时未按压鼻泪管;仅27.27%(42/154)的患者在眼药水外溢后正确选择了纸巾擦拭;36.13%(125/346)的患者滴注后立即揉按眼睛;69.08%(239/346)的患者滴注完毕后未执行牵拉眼睑并闭眼1 min以上的正确行为。问卷调查显示,346例患者中,34.97%(121/346)的患者认为滴注2种及以上眼药水时,间隔时间>10 min;53.18%(184/346)的患者认为滴眼液需兼顾温度、光线,参考说明书妥善保存;56.36%(195/346)的患者认为需根据医生或滴眼液说明书的建议滴眼;55.49%(192/346)的患者认为滴眼液开封后,需注意保质期;56.07%(194/346)的患者认为在2种及以上滴眼液滴注时需先滴刺激性弱的,后滴刺激性强的;58.96%(204/346)的患者认为每次眼药水滴注量为1~2滴;73.41%(254/346)的患者认为滴眼后出现异常症状需立即停药/就医;73.70%(255/346)的患者认为滴眼液药品颜色改变、浑浊时立即停用;47.40%(164/346)的患者认为滴眼液使用期间,无需限制饮食,52.60%(182/346)的患者认为滴眼液使用期间应根据说明书或医嘱限制某些食物摄入;仅56.36%(195/346)的患者在使用滴眼液前阅读了说明书。结论角膜病患者滴眼液规范使用行为及认知并不理想,眼科护理人员需重视滴眼液使用的相关宣教,促进滴眼液的规范使用。

  • 标签: 角膜病 滴眼液 规范使用 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