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初产产妇使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康复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自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62例初产妇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参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每组31例。对比产后康复产后抑郁情况。结果 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初产妇产后的抑郁情绪,加快其康复的速度,减少分娩对她们产生的影响,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 初产妇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产科妊高症产后护理中开展综合护理所取得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共60例妊高症产妇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区别为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抽取30例。对照组统一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施干预,观察组统一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区别护理后所取得的护理效果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妊娠结局中各类型人数占比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压值水平于护理干涉开展前得到,血压范围结果区别并不明显(P>0.05);实行护理预防措施后,再测2组血压值水平,均有所改变,观察组血压范围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分娩时及分娩后各时间范围,阴道内血流量观察项均较对照组呈较低的水平表明(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妊高症产妇护理领域所取得的护理价值更高,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和产后出血量,并维持产妇合理的血压水平。

  • 标签: 综合护理 妊高症 产后护理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中的53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开展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26例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27例接受常规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发生率33.33%(χ2=5.2947,P=0.0214);观察组术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2.45±6.33)分,高于对照组(65.37±5.71)分(t=6.0920,P=0.0000)。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够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 综合康复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护理应用综合护理联合快速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期间10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各有5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采取综合护理结合快速康复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皆比对照组短(P

  • 标签: 综合护理 快速康复干预 腹腔镜 慢传输型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初产妇产后晕厥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实验设计,选择引导自然分娩的初次生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50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对照组50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第一次下床排尿时晕厥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妇在产后第一次下床排尿,12例发生尿潴留,19例发生产后晕厥;实验组产妇第一次下床排尿,3例发生尿潴留,5例发生产后晕厥。结论预见性护理有效的预防产后晕厥的发生,降低了病区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确保了医疗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同时也增进了护患关系。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晕厥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产后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初产妇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母婴分离护理,给予观察组母婴床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护理新生儿理论知识、技能、护理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产后结合母婴床旁护理能更好地提升初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初产妇 产后护理 护理满意度评分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用于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40例颈椎病接受康复护理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对疾病认知程度、疾病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应对能力、颈椎病知识了解、预防能力、自护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缓解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颈椎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总结慢性肺气肿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气肿患者86例,根据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肺气肿患者由康复护理的措施进行管理可将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有着较高的满意度。

  • 标签: 慢性肺气肿 康复护理 要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外伤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康复组则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康复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与此同时,康复组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脑外伤患者中行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升临床总有效率,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脑外伤患者 康复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以快速康复理念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运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护理。结果:术后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2.86%,对照组20.00%,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术后卧床时间、进食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于围术期运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可加快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乳腺癌 手术 快速康复理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阻肺患者综合护理与直接性护理对比,研究对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呼吸科就诊的6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所选取对象随机分为综合组(应用综合护理)和直接组(应用直接性护理),记录两组实验对象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直接组患者满意度较综合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精神状态、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四个方面,直接组生活质量的得分均高于综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直接性护理对慢阻肺进行干预,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慢阻肺 综合性护理 直接性护理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实施远程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居家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注意力、语言、记忆、定向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五个维度评分、上肢及下肢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将远程运动想象疗法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居家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远程运动想象疗法 脑卒中患者 居家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HP)是一种由可治疗的和不可改变的因素引起的多基因疾病。研究表明,相比于中青年患者,相似程度的血压升高,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显著升高,高血压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患者 预防保健 康复护理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以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8例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时间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为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神经内科护理。比较两组康复率。结果两组康复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7.06%VS82.35%),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促进脑卒中糖尿病人的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糖尿病 护理干预 康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发生脓毒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产后脓毒血症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并生产的产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99例产后患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应用简单随机方法选取同期不伴有产后脓毒血症患者21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查阅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99例产后脓毒血症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生殖道、呼吸系统,分别占28.28% (28/99)、26.26%(26/99);99例产后脓毒血症患者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比例最高,占58.59%(58/99),其中以链球菌为主,占23.23%(23/99)。革兰阴性菌占38.38%(38/99),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1.31%(31/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糖尿病(OR=2.643,95% CI 1.123 ~ 6.276)、合并生殖道感染(OR=7.542,95% CI 3.571 ~ 15.959)、阴道试产(转剖宫产)(OR=1.218,95% CI 1.008 ~ 1.493)、胎膜早破(OR=1.152,95% CI 1.019 ~ 1.449)、产后出血(OR=1.562,95% CI 1.263 ~ 1.881)及剖宫产分娩(OR=2.074,95% CI 1.442 ~ 2.993)是产后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产后脓毒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阴道试产(转剖宫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剖宫产分娩,针对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加强预防,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防治产后脓毒血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脓毒血症 产后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服务对产妇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54例为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并进行护理效果的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结果 B组产妇各产程用时均较A组更少,产妇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均较A组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服务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产科分娩安全,并缩短产程用时。

  • 标签: 综合护理服务 产妇难产 新生儿窒息 产程用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综合护理在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和不良情绪评分、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VAS、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个性化综合护理 妇科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2月90例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康复训练配合度、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康复训练配合度、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和改善上下肢运动功能,加速康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 功能恢复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