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据WHO估计,全球新发结核患者中,耐药结核(DR—TB)的发生率为17%,其中,耐多药结核(MDR-TB)的发生率为2.9%;全球复治结核患者中,DR—TB的发生率为35%,其中,MDR—TB的发生率为15.3%。广泛耐药结核(XDR—TB)尚未有全球的数据。耐药结核特别是耐多药结核诊断复杂,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治愈率低,是结核控制中的难点和重点。

  • 标签: 耐药结核病 治疗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率 耐多药结核病 结核病患者 结核病诊断
  • 简介:菌阴肺结核为三次痰涂片及一次痰培养阴性的肺结核。在活动性肺结核人中,菌阴肺结核患者约占40~60%。2001年,中华医学会结核学会在“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制定了菌阴肺结核的诊断标准。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因缺乏诊断的“金标准”,菌阴肺结核仍是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难点,也是造成误诊、漏诊、过诊、延迟诊断的重要原因,为结核控制带来隐患,值得重视。

  • 标签: 菌阴肺结核诊断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中华医学会 “金标准” 肺结核患者 治疗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对糖尿性黄斑水肿(DME)患者予以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DME患者54例70只眼,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7例(35眼))。对照组仅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经过一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后,观察组联合激光光凝干预。经过为期12个月的随访,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以及康柏西普注射次数、并发症。结果 ① BCVA:两组治疗结果数据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CMT:两组治疗后结果数据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康柏西普注射次数:观察组康柏西普注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④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DME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减轻黄斑区水肿症状,降低康柏西普药物的注射频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黄斑格栅样光凝  康柏西普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是脊柱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病原菌多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其次是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结核杆菌感染的报道罕见,本科治疗的一例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结核杆菌感染,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术后感染 ,结核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一种结核。早期诊断能明显改善预后,但目前尚缺乏敏感、高效的诊断手段,脑脊液实验室检测对TBM的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就TBM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脑脊液实验室检测方法新进展及尚处于研究阶段的有潜力的脑脊液新诊断标志物进行综述,重点讨论这些诊断方法的优势和局限,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为新诊断方法的研究提供方向。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巨噬细胞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DR-Mtb)感染模型的吞噬和杀菌功能特点,探讨其在吞噬杀菌过程中免疫应答和代谢功能的变化,为完善巨噬细胞在耐多药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建立巨噬细胞MDR-Mtb和H37Rv株感染模型,采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计数、液相芯片技术和Cholesterol Assay试剂盒分别观察MDR-Mtb对巨噬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分泌细胞因子[Th1因子(IL-12/23 p40、IL-27和TNF-α)、Th2因子(IL-6和IL-10)]和胆固醇代谢的影响。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或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MDR-Mtb感染巨噬细胞后,胞内CFU计数逐渐增高,至感染后24 h达峰值;胞外CFU计数逐渐降低,至感染后24 h达低值。感染后48 h,胞内CFU计数较感染后24 h降低,胞外CFU计数则较感染后24 h增高(P<0.05),均与感染后4 h相接近(P>0.05)。感染后8~48 h,MDR-TB组胞内CFU计数均低于H37Rv组,而胞外CFU计数则高于H37Rv组(P<0.05)。(2)MDR-TB组巨噬细胞上清液IL-12/23 p40、IL-27、TNF-α、IL-6和IL-10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感染后4 h相比较,仅感染后24 h、48 h的TNF-α和IL-6表达量增高(P<0.05)。与H37Rv组相比较,MDR-TB组感染后48 h的IL-12/23 p40和TNF-α及感染后24 h的IL-6表达量降低,而其感染后48 h的IL-27表达量则增高(P<0.05)。(3)MDR-TB组感染后24 h、48 h胆固醇的表达量较感染后4 h降低,且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与H37Rv组各时间点胆固醇表达量相接近(P>0.05)。(4)当感染后24 h MDR-TB组胞内CFU计数达峰值时,仅TNF-α表达量达峰值;当感染后48 h MDR-TB组胞内CFU计数降低时仅IL-6表达量达峰值。当感染后MDR-TB组胞内CFU计数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时,胆固醇表达量呈现降低趋势。结论MDR-Mtb感染巨噬细胞后可诱导其吞噬和杀菌功能,刺激相关Th1和Th2因子高表达,利用和消耗胆固醇。但此作用弱于H37Rv标准株。

  • 标签: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治疗2型糖尿(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患者时应用利拉鲁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患者78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拉鲁肽,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以及体重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治疗有效率82.05%明显高于对照组41.03%(P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 利拉鲁肽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河北省2012—2019年手足口的流行特征,建立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探讨其在河北省手足口短期发病预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2—2019年河北省手足口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学分析,使用R4.1.3软件对2012年1月—2019年6月的数据进行ARIMA模型拟合,利用最优模型对2019年7—12月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2012—2019年共报告手足口456 814例,年均发病率为76.89/10万,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32 418.80,P<0.01),年递降率为18.36%。5—7月是发病大高峰期,病例占比达62.28%;男性患者发病数是女性患者的1.54倍,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年均发病率前三位为廊坊市、保定市和承德市。ARIMA(1,0,0)(0,1,2)12模型拟合度较好,各月发病率实际值均在预测值95%CI内。结论近年来河北省手足口发病呈下降趋势,针对其流行特点,要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控;构建的ARIMA(1,0,0)(0,1,2)12模型可用于河北省手足口短期预测。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ARIMA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流行学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选择同济大学医学院2018年进行流行学学习的30名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其对课程的满意度、对新教学方法的认知度;选择同济大学医学院2017年至2019年进行流行学学习的56名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评价其对流行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果16.7%(5/30)的学生对传统的授课方式不满意,认为授课方式单一;10.0%(3/30)的学生对授课教师不满意,认为教师只注重讲课而忽略了学生的反应,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93.3%(28/30)的学生表示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对应用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更感兴趣。虽然42.8%(24/56)的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在良好及以上,但仍有30.4%(17/56)的学生对流行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较差。结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完全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流行学的教学需求,合理的课程设置以及新型的教学方法对于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流行病学 教学方法 临床医学专业 留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胃溃疡患者接受中药配方免煎颗粒治疗与中药饮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2018年12月-2020年7月院内收治的81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1例、40例。参照组用中药饮片,观察组用中药配方免煎颗粒治疗,疗效及相关指标在研究中对比。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的疗效、相关指标都不及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配方免煎颗粒比中药饮片能更好的治愈胃溃疡,疗效更有保障。

  • 标签: 胃溃疡 中药配方免煎颗粒 中药饮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年河北省1~29岁人群HBV感染流行特征,为评估乙型肝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8个疾病监测点1~2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信息包括出生日期、年龄、民族、性别等。采集血液样本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不同特征人群的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结果2014年调查分析1~29岁人群1 015名,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1.08%、53.50%和6.60%。不同年龄组(1~4岁组、5~14岁组和15~29岁组)的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3、59.62和43.23,P均<0.01)。抗-HBs阳性率在汉族中为51.98%,在满族中为68.18%,在其他民族中为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2,P<0.05)。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出生人群(即2002—2013年出生)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分别为0.29%、57.65%和3.38%,三项血清标志物在不同时期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3.12、14.43和52.58,P均<0.05)。本次调查共检出8种组合模式,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模式是抗-HBs单项阳性和5项指标全阴性,检出率分别为49.06%和44.34%。结论河北省1~29岁人群HBsAg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出生的人群HBsAg阳性率已降至1%以下,表明国家实施的乙型肝炎免疫预防策略是有效的。

  • 标签: 肝炎,乙型 血清学 疫苗 人群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包头市老年人群跌倒致伤的流行学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包头市4 256名老年人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老年跌倒致伤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2013—2017年老年跌倒致伤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4 256名调查对象中,发生跌倒致伤546例,发生率12.83%。2013—2017年,老年跌倒致伤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χ2趋势=8.654,P<0.01)。老年跌倒致伤多发生于冬季(28.57%)、家中(59.89%),伤害部位以下肢(35.09%)和头颈面部(34.43%)为主,骨折(37.94%)、血肿/瘀伤(34.21%)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女性在家中跌倒和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68.13%和39.04%,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2和11.622,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跌倒致伤与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合并慢性疾病、体育活动和经济状况相关(OR=3.452、1.654、2.365、2.245、2.154和1.425)。结论包头市老年跌倒致伤发生率较高,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应加强对老年跌倒危险因素的综合评估,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

  • 标签: 老年人 跌倒致伤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糖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满意度 。 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 66 例(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7 月),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的观察组( 33 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3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3.94 %,高于对照组 72.73 %, P < 0.05 。 结论: 在糖尿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护理 循证护理 效果观察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70(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随机分为协同护理模式的观察组(35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7.26±1.15)mmol/L,餐后2h血糖(9.03±2.13)mmol/L,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4.29%,对照组71.43%,P<0.05。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老年糖尿病 护理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帕金森(PD)和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并行尿动力学检查的PD和MSA的患者,共纳入178例患者,平均(59.2±9.7)岁,其中PD 64例,MSA 74例,正常对照组40例。记录并分析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膀胱顺应性(BC)、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最大膀胱容量(MCC)和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收缩压(PdetQmax)等,评估患者的膀胱功能。结果尿频(68.8%)是PD患者中最常见的LUTS,MSA最常见的LUTS为尿潴留(91.9%)。PD患者的Qmax、PdetQmax和OAB的发生率均大于MSA[自由流率(FF)Qmax:(13.5±7.1)ml/s和(10.1±5.2)ml/s,U=26.98,P<0.01;压力流率(PFS)Qmax(13.6±5.7)ml/s和(10.5±3.3)ml/s,U=34.90,P<0.01;PFS-PdetQmax(23.9±11.3)cmH2O和(16.31±8.57)cmH2O,U=35.04,P<0.01;OAB:46.9%和27.0%,χ2=5.85,P<0.018],PVR小于MSA[FF:(30.4±20.0)ml和(161.7±79.8)ml,U=-71.81;PFS(65.9±30.7)ml和(212.6±83.0)ml,U=-65.29,P<0.01];P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D患者OAB的发生率和PFS-PVR高于正常[OAB:46.9%和7.5%,χ2=6.15,P<0.01;PFS-PVR(65.9±30.7)ml和(22.2±10.4)ml,U=47.25,P<0.01],但是其MCC和PdetQmax小于正常组[(305.1±79.7)ml和(389.60±65.16)ml,U=-52.13;(23.89±11.26)cmH2O和(37.3±10.3)cmH2O,U=-49.88,P<0.01];MSA与正常组相比,MSA患者有更低的Qmax、PdetQmax和MCC[FF-Qmax:(10.1±5.2)ml/s和(16.3±4.7)ml/s,U=-50.11,P<0.01;PFSQmax(10.5±3.3)ml/s和(13.1±5.0)ml/s,U=-27.54,P<0.05;PdetQmax(16.3±8.6)cmH2O和(37.3±10.3)cmH2O,U=-84.92,P<0.01;MCC(284.3±71.8)ml和(389.6±65.2)ml,U=-39.31,P<0.01],有更大的PVR、更差的膀胱顺应性和更高的OAB发生率[FF-PVR:(161.7±79.8)ml和(22.0±13.0)ml,U=84.82;PFS-PVR(212.6±83.0)ml和(22.2±10.4)ml,U=112.54;顺应性:28.4%和7.5%,χ2=6.81;OAB:27.0%和7.5%,χ2=17.62,P<0.01]。结论伴LUTS的MSA与PD患者都有膀胱功能的损害,MSA患者膀胱损害更明显。

  • 标签: PD MSA 下尿路症状 尿动力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与探讨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因素,并根据相关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医院静脉输液质量,减少因静脉输液引起的医患矛盾。方法:收集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4 月来我院风湿免疫科进行就诊且静脉输液治疗的部分患者资料进行在院直接调查分析。结果: 8 个月内住院患者因静脉输液引起医患矛盾共 27 例,主要因素有:呼叫处理慢、输液时间迟、护患沟通问题、医嘱输入与执行不及时、患者自身等。结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的安全意识较前有很大的提高,静脉输液的人数越来越多且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因此作为护士要重视静脉治疗的安全问题,提升安全意识,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从而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静脉输液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观察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 72 例(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8 月),随机分为 糖尿护理小组的观察组( 36 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3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 糖尿护理小组, 评价 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 91.67 %,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糖尿护理小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效果较好,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临床护理 作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观察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72例(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随机分为糖尿护理小组的观察组(36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糖尿护理小组,评价糖尿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1.67%,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糖尿护理小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效果较好,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临床护理 作用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