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参与预防接种的儿童共5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500例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研究组(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比两组的配合率、接种成功率;异常反应发生率;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参与预防接种的儿童采用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配合率、接种成功率;异常反应发生率;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 预防接种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电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与此同时电梯也存在很很多的安全隐患,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电梯安全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对电梯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 标签: 电梯安全隐患 安全保护措施 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减少继发性癫痫发作频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继发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预防性护理干预),各58例。结果:研究组癫痫发作频率更低,Barthel指数、总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继发性癫痫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气管插管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  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表评估外科患者和Padua预测评分表评估内科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应用出血评分表评估患者出血风险程度,根据血栓发生风险及出血风险,对我院60例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结果 60例气管插管患者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采用量表进行评估,医生、护士、康复师根据血栓风险评分及出血情况、镇静深度、肌力,采取不同措施可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气管插管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预防性压疮护理对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98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范围,按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压疮护理,以进一步明确预防性压疮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Brade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住院期间观察组压疮总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的3.45%,且以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防性压疮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Braden评分有较好改善作用,降低压疮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预防性压疮护理 神经内科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VTE)是指在静脉内形成血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严重者可引起肺栓塞。它是住院病人的一种潜在并发症,其中肿瘤病人发生VTE的风险增加4~7倍。研究表明,妇科肿瘤是最常见的VTE,高达20.6%。对在北京医院接受肿瘤手术10年并于术后90天内发生VTE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妇科肿瘤患者VTE发生率最高。妇科肿瘤患者由于年龄、灌肠液丢失、盆腔解剖的特殊性、术中取石位置等原因,发生DVT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妇科手术患者DVT发生率为9.2%,恶性肿瘤患者DVT发生率(27.03%)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4.73%)。国外报道,在缺乏血栓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妇科手术患者DVT的发生率高达15%~40%。在我国,未采取预防措施的DVT发病率为9.2%-15.6%。DVT发生后,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DVT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术后深静脉血栓 非药物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医用降温贴对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者口腔黏膜炎的价值。方法:纳入采取HSCT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5)、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医用降温贴,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22.86%低于对照组48.57%(P<0.05);观察组在口腔黏膜炎持续时间与疼痛评分均是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HSCT中应用医用降温贴可预防口腔黏膜炎发生,减轻发病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程度。

  • 标签: 医用降温贴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黏膜炎
  • 简介:摘要近年来,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去相关内容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妇产科安全护理的意义,在探讨分析出现安全隐患原因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提出了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术治疗胫腓骨干骨折患者后实施磺达肝葵钠、低分子肝素钙疗法对血栓形成的预防疗效。方法:研究抽选50例收治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月的胫腓骨干骨折手术患者为对象,抽签法分成常规组25例、分析组25例,常规组术后实施低分子肝素钙疗法,分析组术后实施磺达肝葵钠疗法,比较凝血功能、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分析组凝血功能指标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分析组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比低分子肝素钙,磺达肝葵钠在血栓防控中的作用更明显,用于胫腓骨干骨折术后患者时,可以降低血栓形成发生率。

  • 标签: 血栓 磺达肝葵钠 胫腓骨干骨折 低分子肝素钙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观察在重症监护室静脉输液工作中开展多维度安全管理的作用,并分析此种管理方式对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概率有哪些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自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对患者进行常规化管理,后者在管理者实施多维度安全管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静脉输液工作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患者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静脉输液工作中开展多维度安全管理有助于促进静脉输液工作顺利开展,降低安全事件发生概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多维度 安全管理 重症监护室 静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心内科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施全面性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相关安全问题所采取的对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内科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有效的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对策 安全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外孕患者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观察该种方式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设置2020年2月--2022年1月为观察时间段,设置70例宫外孕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腹腔镜组,传统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情况。结果:(1)传统组和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对照中,传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7.59±3.18(分钟)、4.93±0.15(天),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2.69±3.75(分钟)、2.17±0.24(天),(t=11.964,p=0.015),两组有差异。(2)传统组和腹腔镜组治疗效果对照中,传统组治疗效果为29(例)82.85%,腹腔镜组治疗效果为34(例)97.14%,(x2=11.395,p=0.016),两组有差异。结论:对宫外孕患者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宫外孕 腹腔镜手术 安全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系统化的人性护理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及压疮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5月至2023年2月间收治的53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6)。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系统化的人性护理给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系统化的人性护理,对患者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运动能力,预防压疮,提高生活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系统化的人性护理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 神经功能改善
  • 简介: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面对的多半是急危重患者及其家属,在对急危重患者处置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可能产生医患双方的矛盾、病人的投诉甚至医疗纠纷。急诊科护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与患者接触的每一过程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形象。随着医院模式的改变以及人们健康意识及法律意识的提高,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对急诊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急诊科工作中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多,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控制和消灭不安全因素,尽量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急诊护理工作 安全问题 急诊工作 急危重患者 医疗纠纷 医院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电子病历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医疗安全管理问题。方法对近年来我国电子病历的发展史进行经验总结,并从中提出质量风险安全管理办法。结果采用电子病历取代纸质病历的完整性、客观性及准确性更强,同时还能更真实、直接的展现整个临床过程;而采用区域网病历取代局域网病历使各个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效果更强。结论电子病历若要得到有效的信息安全性保障,必须将病案的信息安全有效的进行控制,才能利于电子病历的持续不断发展。

  • 标签: 电子病历 发展历程 医疗安全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脏介入术患者使用安全护理干预的护理价值。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心脏介入术患者中截取48例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时间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24例。其中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24例患者,组成常规组。剩余的患者应用安全护理干预的方式,归为研究组,比较组间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大于参照组满意度%,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与时间,控制病情对于患者的影响,具备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护理满意度 心脏介入术 安全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重度抑郁症患者采用文拉法辛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80例重度抑郁症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2019年8月到2021年2月,根据数字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其中单独给予文拉法辛治疗的40例为甲组,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的40例为乙组,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乙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甲组(P<0.05);乙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重度抑郁症患者采用文拉法辛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很好的控制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必要大力推广。

  • 标签: 重度抑郁症 文拉法辛 氨磺必利 治疗效果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用“双盲法”将2017.06月—2018.0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成50例/组。一组进行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一组实施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对比2组肺功能指标、临床相关指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FEV1为(1.74±0.23)L、FVC为(2.21±0.54)L、PEF为(0.82±0.22)L/s、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3.52±1.11)d、咳嗽消失时间为(5.03±2.20)d、哮鸣音消失时间为(5.21±1.1)d;数据与对照组结果进行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另外,2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并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安全有效,可推广。

  • 标签: 孟鲁司特 布地奈德 老年支气管哮喘 治疗效果 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