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下颌骨放射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的发病影响因素,为该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及临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口腔颌面部及头颈部恶性肿瘤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完成放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下颌骨ORN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757例患者,男性443例,女性314例,年龄(51.8±13.7)岁,下颌骨ORN发生率为12.0%(91/757)。通过单因素分析将33项相关因素筛选至28项,进一步通过Lasso回归分析确定,放疗剂量(OR=1.135,P=0.034,95%CI:1.089~1.232)、肿瘤T分期(OR=2.586,P=0.001,95%CI:1.482~4.512)、下颌骨手术术式(OR=9.101,P<0.001,95%CI:2.796~29.630)、牙周炎(OR=6.089,P<0.001,95%CI:2.708~13.693)、糖尿病(OR=4.467,P=0.002,95%CI:1.705~11.704)、放疗后拔牙(OR=3.228,P=0.001,95%CI:1.640~6.350)、龋齿(OR=2.911,P=0.009,95%CI:1.300~6.516)、根尖周炎(OR=2.726,P=0.016,95%CI:1.209~6.145)、吸烟史(OR=4.438,P=0.002,95%CI:1.702~11.571)、单/双侧放疗(OR=2.225,P=0.028,95%CI:1.090~4.545)共10项因素与下颌骨ORN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研究筛选出下颌骨ORN临床发病相关的10项主要影响因素,对于下颌骨ORN的病因学研究及临床预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并为临床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骨坏死,放射性 下颌骨 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 Lasso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及复发性卵巢上皮癌(卵巢癌)患者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相关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单药PARP抑制剂治疗>1个月的晚期及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服用的PARP抑制剂种类、用药时间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PARP抑制剂相关贫血的临床特点。结果(1)本研究纳入了98例接受单药PARP抑制剂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其中位年龄为56.5岁(30~82岁);其中,Ⅲ期52例、Ⅳ期15例,复发患者31例;晚期卵巢癌一线化疗后维持治疗67例、复发性卵巢癌化疗后维持治疗15例、卵巢癌复发后治疗16例;服用奥拉帕利65例、尼拉帕利17例、氟唑帕利16例,中位用药时间为37.5周(4~119周)。(2)98例卵巢癌患者中,发生PARP抑制剂相关贫血39例,发生率为40%(39/98),其中Ⅰ、Ⅱ、Ⅲ、Ⅳ度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5%(5/98)、14%(14/98)、11%(11/98)、9%(9/98)。14例PARP抑制剂治疗前Ⅰ度贫血患者与80例无贫血患者发生PARP抑制剂相关贫血的比例分别为7/14和35%(28/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281,P=0.039)。(3)PARP抑制剂相关贫血的中位发生时间为用药后7.0周(1~52周),其中治疗开始后第1~4周的发生率为41%(16/39)、第5~8周为26%(10/39)、第9~12周为13%(5/39)、第13~16周为3%(1/39)、第17~20周为10%(4/39)、≥21周为8%(3/39)。39例PARP抑制剂相关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达最低水平时,中位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为106 fl,MCV高于正常值上限(>100 fl)的比例为74%(29/39);中位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为36 pg,MCH高于正常值上限(>34 pg)的比例为54%(21/39);中位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为320 g/L,MCHC正常(正常值为320~360 g/L)的比例为69%(27/39);血清铁正常的比例为92%(36/39),血清转铁蛋白正常的比例为79%(31/39)。74%(29/39)的贫血患者为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4)39例PARP抑制剂相关贫血患者中,20例(51%,20/39)患者因Ⅲ~Ⅳ度贫血导致停药,其中10例患者(50%,10/20)在中位停药5.5周(2~10周)后恢复PARP抑制剂治疗,另外10例则因贫血未恢复而永久停药。结论贫血是晚期及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应用PARP抑制剂治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的前3个月。PARP抑制相关贫血主要表现为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半数的Ⅲ~Ⅳ度贫血患者因无法纠正而终止PARP抑制剂治疗

  • 标签: 卵巢肿瘤 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