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6-[18F]氟-L-多巴(18F-DOPA)是L-多巴的类似物。18F-DOPA PET/CT可作为帕金森病、脑肿瘤、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神经母细胞瘤、胃肠道类癌、甲状腺髓样癌和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的理想检查。该文对18F-DOPA的合成、显像原理、显像方法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对18F-DOPA PET/CT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左旋多巴 氟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F-pNENs)18F-FDG PET/CT影像特点,并分析其与病理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北京协和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间35例经病理证实的NF-pNENs患者[男17例,女18例,年龄(51±12)岁],均行18F-FDG PET/CT显像。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统计病灶数量,测量病灶最大径、SUVmax和肿瘤/肝SUVmax比值(T/L)等PET/CT图像参数。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数据。结果35例患者(G1级6例,G2级21例,G3级8例)胰腺肿瘤最大径为3.0(2.1,6.1) cm,SUVmax为5.5(4.0,8.9),PET/CT显像阳性32例。囊性1例,伴钙化2例,胰胆管扩张3例。10例出现转移,其中8例为肝转移。G1~G3级肿瘤T/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0.60,2.00)、3.05(1.80,4.00)和3.90(1.90,7.60);H=8.29,P=0.016];而对应的SUVmax与肿瘤最大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值:4.34和3.37,P值:0.114和0.186)。胰腺病灶T/L[2.78(1.48,3.94)]与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指数[8.0(3.0,20.0)]呈正相关(rs=0.631, P<0.001)。有随访结果的27例中,20例完全缓解或病情稳定者胰腺原发病灶T/L明显低于7例进展或死亡患者[2.1(1.2,3.2)与7.5(3.4,13.4);z=-3.37,P=0.00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可较好地显示NF-pNENs原发灶及转移灶;原发灶T/L较SUVmax能更好地反映肿瘤增殖活性(基于Ki-67指数),对预后判断有所帮助。

  • 标签: 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8F-FDG PET/CT监测肝胆恶性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疗效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能力。方法21例接受免疫联合治疗晚期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58.5±10.0)岁]于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按常规方法行66次18F-FDG PET/CT检查,回顾性收集患者治疗前后PET/CT影像特点,获得病灶SUVmax,分析irAEs出现时间、症状等,并采用实体瘤治疗疗效PET评价标准(PERCIST)评价疗效[完全代谢缓解(CMR)、部分代谢缓解(PMR)、代谢稳定(SMD)和代谢进展(PMD)]。结果(1)临床结果。5例患者未出现irAEs,16例出现22次irAEs,累及6个脏器;其中,甲状腺炎8次、结肠炎5次、肺炎4次、皮疹2次、肝炎2次、肌炎筋膜炎1次,出现的时间分别为治疗后(103.0±58.0)、(141.6±103.5)、34.0(6.0,308.8)、9和117、62和67及87 d。PET/CT检出全部肺炎和肌炎筋膜炎,检出结肠炎4次、甲状腺炎6次,未检出皮疹和肝炎。(2)irAEs PET/CT征象。除甲状腺炎外,irAEs病灶在同机CT上均有渗出样改变,在PET上表现异常浓聚,SUVmax分别为9.0(7.9,17.6)(结肠炎)、7.1±3.2(甲状腺炎)、5.3和8.6(肺炎)、4.1(肌炎筋膜炎)。(3)疗效评估。21例患者中,PMR、SMD和PMD分别有7、9和5例;irAEs组对应分别有7、8和1例,无irAEs组对应分别有0、1和4例。结论晚期肝胆恶性肿瘤患者可从免疫联合治疗方法中获益,18F-FDG PET/CT通过同时观察肿瘤病灶变化及irAEs出现情况评估免疫联合治疗效果,但需结合同机CT以鉴别肿瘤进展与irAEs。

  • 标签: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免疫疗法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