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比赛成绩的好坏,取决于科学的训练,良好的竞技能力和稳定的心理状态。然而赛前合理的营养措施也有助于运动发挥训练效果,提高运动能力并促进运动后体力的恢复。运动在比赛期的生理特点是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紧张,神经能量消耗很大,胃肠道和脾区的血流量减少,下部肠蠕动增加使运动消化机能减弱,出现食欲减退等现象。比赛期营养措施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使营养有机地与训练揉合在一起,有助于运动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 标签: 游泳运动员 比赛期 营养措施 比赛前 碳水化合物 胃肠道
  • 简介:高原训练血乳酸浓度(BLa)变化有以下特点:1.高原环境使运动负荷增加,同等负荷BLa比平原高2-6mmol/L。游泳运动高原训练时BLa很容易达5-8mmol/L,而在平原条件下较难达到。高原训练中BLa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低氧分压造成的环境性缺氧(昆明海拔1890米氧分压比平原低20%);B.人体受低氧环境刺激还承受运动负荷的缺氧,加大了氧运输系统的负荷。翁庆章等指出(1990),最大游速

  • 标签: 高原训练 游泳运动员 女运动员 运动负荷 高原环境 高原缺氧
  • 简介:高原训练是以提高运动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为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运动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缺氧地区,进行定期专项训练的方法。高原缺氧环境对机体本身是一种刺激源。高原环境气压低,含氧量少等一系列变化对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在高原环境下对人体施以训练负荷的刺激,机体的应激反应更加强烈深刻。因

  • 标签: 高原训练 游泳运动员 高原环境 高原缺氧 训练负荷 运动能力
  • 简介:肌酸(Creatine)为一种氨基酸,人体内的120-140克肌酸约95%存在于骨骼肌中。其化学式是C4H9N3O2·H2O,它以游离型(Cr,肌酸)和磷酸化型(PCr,磷酸肌酸)二种形式存在,在骨骼肌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Cr在骨骼肌、心肌及大脑等组织中,由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催化而转变成含有高能磷酸键的PCr。当肌肉收缩,ATP不足时,PCr能为ADP提供高能磷酸根(~P),以补充ATP。因此,肌酸对运动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肌酸的发现已有一百多年。20世纪初,人们

  • 标签: 运动能力 肌酸激酶 补充肌酸 骨骼肌能量代谢 磷酸肌酸 肌肉收缩
  • 简介:在训练中,教练员经常面临和需要解决的就是要对训练的负荷进行度量,即给负荷定性和定量。定性就是从性质上给以界定。比如训练强度是大、是中还是小?定量就是要有数量的概念,如长短、大小、轻重等。常用的定量指标有形态、机能、素质、技术和生理生化参数等。

  • 标签: 运动训练 训练强度 教练员 机能 素质 大小
  • 简介: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国际泳坛竞争日益激烈,世界体育强国越来越重视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以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及先进的技术指导和控制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将取得满意的训练效果。竞技体育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提高运动的潜能,进行大

  • 标签: 运动训练 运动员 恢复手段 营养学 营养素 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