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荧光胆道成像技术在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腹腔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吲哚菁绿荧光染料、近红外、胆道造影、荧光胆道造影、近红外成像、胆道可视化、术中胆道造影、laparoscopic、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indocyanine green、ICG、fluorescent dyes、cholangiography、indocyanine green cholangiography、near-infrared、near-infrared imaging、biliary tract visualization、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为检索词,在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超星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日期范围为从建库至2019年12月。3位作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提取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分析。对研究中的连续性变量及二分类变量分别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及优势比(odds ratio, OR)为效应指标计算合并值及95%CI,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用Mantel-Haenszel检验法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以I2表示各研究之间的异质性。结果经筛选后共纳入9篇研究,包括935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在胆囊切除术中,与传统组相比,荧光胆道成像组识别胆道结构时间(MD=-7.35,95%CI:-9.70~-5.00,P<0.05)与手术时间(MD=-7.35,95%CI:-13.86~-0.83,P<0.05)均明显缩短,造影成功率(OR=2.98,95%CI:1.49~5.95,P<0.05)明显提高。然而在术中出血、中转开腹率、住院时间、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菁绿荧光胆道成像为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显影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而且安全可行。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吲哚菁绿 荧光胆道成像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荧光探针在肝细胞癌组织的成像情况及其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的87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5例,女性12例,年龄(56.1±11.9)岁。采用免疫组化以及荧光探针检测肝细胞癌组织GPC3的表达。分析两种检测的一致性。门诊复查随访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GPC3荧光强度与无复发生存的关系。结果GPC3荧光成像对肝细胞癌组织GPC3表达的检测与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Kappa=0.84,P<0.001)。荧光成像GPC3阳性率为79.3%(69/87),免疫组化GPC3阳性率为80.4%(70/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肿瘤分化程度分为低分化组(n=30)和中高分化组(n=57)。低分化组荧光强度为[M(Q1,Q3)]134.4(128.0,144.7) a.u.,高于中高分化组[M(Q1,Q3)]84.8(0,108.5) a.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52,P<0.001)。87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荧光强度中位数为108.6 a.u.。多因素Cox回归分析,GPC3探针荧光强度≥108.6 a.u.(HR=2.07,95%CI:1.21~3.53,P=0.008)的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风险增加。结论GPC3特异性荧光探针与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癌组织GPC3表达一致性好,GPC3探针荧光强度≥108.6 a.u.是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癌,肝细胞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荧光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