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形象工程”一词不但耳熟能详,而且十分的眼熟了。比如,一个新官到任了,先要到他管辖的区域逛逛,看看在哪里有大公园可建,哪里可以修一条大马路,哪里可以造一座大广场……总之,找到一个可以快速显示其政绩的工程。一条马路有一些坏了,就像一座房子有一些坏了,本可以小修或大修一下,花不了多少钱,又能解决问题。

  • 标签: 形式主义 领导干部 听证制度 权力监督
  • 简介:鲁迅这一生,与当官也沾了一点边的,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始在南京临时政府,进而到北京北洋政府,担任教育部部员。1912年8月21日,时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任命32名教育部佥事,据专家考证,相当于今天的正处长,其中就有周树人、许寿裳。

  • 标签: 鲁迅 南京临时政府 临时大总统 北洋政府 教育部 袁世凯
  • 简介:某杂志社一位副主编在某报上著文疾呼:“钱是通行证,钱是润滑油,钱是成就一切的基础的基础。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文人的出路何在?概莫能外,要学会挣钱!”这是一曲钱的颂歌,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现代诠释。文人要学挣钱,似乎

  • 标签: 阿凡提 知识分子 文化的人 真理 文人 读书人
  • 简介:记不起是哪一年初识龚明德了。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在不认识他之前,已经知道了他的大名,仿佛是因为《(围城)汇校本》的事,在报上折腾得沸沸扬扬的。我有一本红色封皮的《(围城)汇校本》,翻了翻,当时觉得龚明德是一个傻蛋,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费了这么大的劲,搞了这样一本书,人家记得的还是钱钟书。

  • 标签: 四川 文艺出版社 龚明德 文学交往 思想修为 文化价值观
  • 简介:夏洛安(1916—1965)是夏志清的兄弟。他们都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在对鲁迅的认识上也有共同点,即肯定鲁迅是伟大的,但否认鲁迅的杂文,对鲁迅与共产党搞在一起或者说被共产党所“利用”,表示遗憾和不满。

  • 标签: 鲁迅观 夏志清 中国现代文学 杂文 毁灭 天才
  • 简介:在我小的时候,我们东河里村是城市和乡下结合部。村后是福州的乌山,乌山脚下全是居民户。村前是加洋村,那可都是农业户了。农民们种的菜,绿油油,青翠可人。倘若剔去几间农家的破屋,那是一览无余,天地相接,天苍苍,地茫茫,一张白纸,待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由于如此“地理条件”和“历史背景”,我们东河里村虽然一半是农业户一半是居民户,但却有田园的氛围。家家户户门前有菜地,门后有鸡窝,利用房前屋后,养鸡养鸭,种瓜种豆。

  • 标签: 东河 小市民 居民户 海牛 钓鱼 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