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房外Paget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2例乳房外Paget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Paget病中,25例(阴囊21例、会阴4例)位于外阴,4例股内侧,1例下腹壁,1例肛周,1例颈部,3例伴有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伴有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高频超声检查显示6例无明显异常超声表现;26例皮损皮肤层增厚,根据病灶形态和高频超声表现分为弥漫型和肿块型,其中弥漫型21例,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肿块型5例,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18例病变内部呈实性均匀低回声,8例呈以实性低回声为主的不均质回声。26例中,病灶Adler血流分级0级2例,1级5例,2级8例,3级11例。结论乳房外Paget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 标签: 佩吉特病,乳腺外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木村病患者肾脏改变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治疗与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木村肾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20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断明确且资料详细的木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有无肾脏受累分为肾脏损害组与无肾脏损害组,进行对照比较,对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共经病理诊断明确木村60例,男性48例,中位年龄33(3,62)岁,中位病程36(12,111)个月。完善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测的49例患者中,合并肾脏损害18例,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和/或镜下血尿。肾脏损害组(n=18)和无肾脏损害组(n=31)患者在起年龄、性别比例、头面部以外脏器受累比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肾脏损害组比较,肾脏损害组患者病程较长,超敏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率水平较高,血嗜酸性粒细胞总数及总IgE中位值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肾脏受累的患者中,达到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6例,其中5例患者完善了肾活检检查,肾脏病理诊断结果为膜性肾病2例、微小病变型肾病3例,肾活检组织中均未显示间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此类患者对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良好,均可达到肾病综合征缓解;治疗肾病的同时,木村导致的淋巴结肿大也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木村病患者可合并多种肾脏病变表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理可为膜性肾病或微小病变型肾病。经过积极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均可达到完全缓解,淋巴结肿大控制良好。木村和肾脏病变之间的关联机制尚需更深入的研究来确定。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嗜酸粒细胞增多 免疫球蛋白E 木村病
  • 简介:摘要肛肠手术术后患者多少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问题,这些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同时也会导致术后的创面难以愈合,甚至发生大出血等问题。对于这样的现象,现阶段一定要积极的结合各种产生的原因来对肛肠手术并发症进行研究,找到合适的应对措施。本文中主要对最为常见的几种肛肠手术后并发症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医治疗措施进行了讨论,希望能为肛肠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 标签: 肛肠病 并发症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诊治体会。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42例糖尿合并甲亢的患者,分析其治疗方法及患者转归结果,推断疾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临床患者血糖的水平与甲亢的控制水平呈正相关,为伴随关系,甲亢一旦得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也会下降。结论糖尿和甲亢并存时容易因一种疾病的诊断而忽略另一疾病的存在,糖尿控制较差会诱发甲亢危象,甲亢可使糖尿病症状加重,因此甲亢合并糖尿一旦明确诊断,应同时给予对症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实质来源的侵袭性纤维瘤多模态超声成像特征,探讨多模态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纳入的12例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和弹性成像声像图表现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二维超声显示12例乳腺侵袭性纤维瘤均呈平行位生长,大小不等,边界欠清晰,未见完整包膜,7例(7/12)边缘形态呈蟹足样改变;肿瘤呈实性不均质低回声,3例(3/12)内见点状强回声,3例(3/12)肿瘤后方回声衰减;肿物内血流以1~2级为主(9/12)。对12例肿瘤行声触诊组织定量检查,剪切波速度值为(3.08±0.75)m/s。多模态超声对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的诊断符合率(10/12)明显高于常规超声(3/12,χ2=8.224,P=0.004)。肿物大体表现:切面呈灰白或灰黄色,界限不清,无包膜;镜下表现:束状排列的纤维母细胞及肌成纤维母细胞增生,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样变性,无细胞异型,无核分裂和坏死。结论常规超声难以鉴别乳腺侵袭性纤维瘤与恶性肿瘤,其超声表现与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多模态超声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疾病 纤维瘤病,侵袭型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实质来源的侵袭性纤维瘤多模态超声成像特征,探讨多模态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纳入的12例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和弹性成像声像图表现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二维超声显示12例乳腺侵袭性纤维瘤均呈平行位生长,大小不等,边界欠清晰,未见完整包膜,7例(7/12)边缘形态呈蟹足样改变;肿瘤呈实性不均质低回声,3例(3/12)内见点状强回声,3例(3/12)肿瘤后方回声衰减;肿物内血流以1~2级为主(9/12)。对12例肿瘤行声触诊组织定量检查,剪切波速度值为(3.08±0.75)m/s。多模态超声对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的诊断符合率(10/12)明显高于常规超声(3/12,χ2=8.224,P=0.004)。肿物大体表现:切面呈灰白或灰黄色,界限不清,无包膜;镜下表现:束状排列的纤维母细胞及肌成纤维母细胞增生,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样变性,无细胞异型,无核分裂和坏死。结论常规超声难以鉴别乳腺侵袭性纤维瘤与恶性肿瘤,其超声表现与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多模态超声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疾病 纤维瘤病,侵袭型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尿常规定性检验对糖尿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5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5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患者进行尿常规定性检验,对比两组人员的一次性蛋白尿以及持续性蛋白尿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蛋白尿以及持续性蛋白尿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尿常规检验糖尿蛋白尿,可发挥良好的检验作用,在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糖尿肾病等疾病具有重要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尿常规定性检验 糖尿病蛋白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1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受者,根据该受者多器官功能受损表现,结合皮肤病理活检报告、血液供者来源游离DNA检测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aGVHD)相关性蛋白因子等检测,诊断aGVHD,并给予相应预防感染、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抗炎等治疗。该受者治疗效果不佳,最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病例提示aGVHD在实体器官移植中发生率低,但风险极高,需早期干预治疗。

  • 标签: 胰肾联合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足溃疡患者使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研究时间: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9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 60例糖尿足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格的方法进行分组:实验组( n=30,高压氧治疗 +综合护理),参照组( n=30,传统治疗 +常规护理),分析和观察患者创面的愈合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与参照组相比,优势明显, P< 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VAS评分相比较来说,实验组较低, P< 0.05。结论:对于糖尿足溃疡患者,可以实施高压氧治疗联合综合护理的方式,其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足溃疡创面 高压氧治疗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3至2020年3月治疗的8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盲选法分为各41例的对照组(动脉内膜切除术)和研究组(脑血管支架植入手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更低,脑血流量更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血管支架植入手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流行学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重要方法学,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应对突发情况、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方法。流行学蕴含了人类积累的创造性思维与智慧。案例教学是一种能够在课堂上通过老师引导,解决案例问题,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案。案例教学在流行学教学能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思考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

  • 标签: 流行病 案例教学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 简介:摘要  流行学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重要方法学,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应对突发情况、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方法。流行学蕴含了人类积累的创造性思维与智慧。案例教学是一种能够在课堂上通过老师引导,解决案例问题,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案。案例教学在流行学教学能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思考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

  • 标签: 流行病 案例教学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 作者: 张磊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5-13
  • 机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610057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糖尿护理中的应用与对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心理情绪,维持了血糖的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糖尿病 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APL)合并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表现,提高对APL合并或继发第二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2018年2月收治的1例APL合并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初诊确诊为APL,治疗过程中因多尿、四肢乏力行PET-CT检查,结果发现胸椎异常信号,穿刺活组织检查诊断为APL伴肺癌脑转移。结论APL治疗缓解后出现髓外异常肿块时,需借助多种检查方法明确肿块性质,避免误诊、漏诊。

  • 标签: 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 肿瘤转移 第二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的护理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实施全程护理。结果30例患者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能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和一种全新的选择。

  • 标签: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护理干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脊髓线粒体自噬在姜黄素减轻小鼠糖尿神经病理性痛(DNP)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月龄,体重20~25 g,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30 mg/kg方法制备DNP模型。取DNP建模成功的小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n=12):DNP组、DNP+姜黄素组(DPR组)、DNP+姜黄素+环孢素A组(DRC组)。另取12只正常C57BL/6小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组(NC组)。DPR组给予姜黄素200 mg/kg灌胃,1次/d,持续7 d;DRC组每次姜黄素灌胃前,鞘内注射线粒体自噬抑制剂环孢素A 10 mg/kg,1次/d,持续7 d,NC组和DNP组于同时点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1次/d,持续7 d。于灌胃前、灌胃1、3、5、7 d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最后1次行为学测试完成后,取L4-6段脊髓组织,采用JC-1法和DCFH-DA法分别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ROS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LC3)、Beclin1和P62的表达水平,计算LC3-Ⅱ/Ⅰ比值,透射电镜检测线粒体自噬小体,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LC3-Ⅱ与线粒体外膜转位酶复合体蛋白20(TOM20)共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DNP组MWT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含量和LC3-Ⅱ/Ⅰ比值升高,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P<0.05),线粒体自噬小体形成增加,LC3-Ⅱ和TOM20共表达增加。与DNP组比较,DPR组MWT和线粒体膜电位升高,ROS含量降低,LC3-Ⅱ/Ⅰ比值升高,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P<0.05),线粒体自噬小体形成增加,LC3-Ⅱ和TOM20共表达增加。与DPR组比较,DRC组MWT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含量升高,LC3-Ⅱ/Ⅰ比值降低,Beclin1表达下调,P62表达上调(P<0.05),线粒体自噬小体形成减少,LC3-Ⅱ和TOM20共表达减少。结论姜黄素减轻小鼠DNP的机制可能与上调脊髓线粒体自噬水平,改善线粒体功能有关。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姜黄素 线粒体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性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应用格列美脲的控糖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糖尿性白内障围术期患者8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列喹酮治疗,研究组应用格列美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控糖情况。结果研究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控糖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控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糖尿性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应用格列美脲治疗,在有效改善视力水平的同时,其控糖效果较为理想,应当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糖尿病性白内障 围术期 格列美脲 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