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联合抗结核药物在临床中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给予对照组行单纯手术方式治疗,给予观察组行手术联合抗结核药物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效果(97.5%)显著优于对照组(8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4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几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37.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时,在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术后复发率低,具有安全性。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浆细胞 乳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将精准医学模式融入到乳腺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在传统培养模式基础上重点突出精准医学理念,增设精准医学专业课程,开展多学科精准医学教学查房,推行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辅助决策,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将精准医学模式运用于乳腺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利于加强其临床实践能力和提高其综合素质。

  • 标签: 精准医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 乳腺外科 个性化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和小切口传统手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7年收治的80例触诊阴性乳腺结节女性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四个月乳腺结节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长也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四个月乳腺结节复发率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治疗阴性乳腺结节可以缩短手术时长,减短手术切口,降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小切口传统手术 阴性乳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一期假体重建患者免除乳房假体区域放射治疗对并发症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确诊为乳腺癌,且行根治性切除加假体植入一期乳房重建术后放射治疗的9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中,接受乳房假体区域加淋巴结引流区域放射治疗者56例(对照组),免除乳房假体区域放射治疗而仅接受淋巴结引流区域放射治疗者39例(试验组)。每例患者经过5年以上的随访。对比分析2组患者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肺炎、包膜挛缩和假体取出),以及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情况。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对照组56例患者中,发生5例(8.9%)放射性皮肤损伤,2例(3.6%)放射性肺炎,5例(8.9%)放射治疗引起的包膜挛缩(Ⅱ级和Ⅲ级各2例,Ⅳ级1例),共导致2例(3.6%)假体取出,而试验组39例患者中,只发生1例(2.6%)放射性皮肤损伤;2组相比,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肺炎、放射治疗引起的包膜挛缩和假体取出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95、0.511、0.076、0.511)。对照组共有12例(21.4%,12/56)患者发生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试验组仅1例(2.6%,1/39)患者发生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6,P=0.008)。中位随访66个月(范围:60~81个月),对照组发生局部复发4例(7.1%,4/56)和远处转移5例(8.9%,5/56),试验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均为3例(7.7%,3/39),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99、0.999)。结论对于接受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一期假体重建的患者,免除乳腺假体区域放射治疗不影响其疗效,同时可以减少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肿瘤 放射肿瘤学 手术后并发症 肿瘤复发,局部 肿瘤转移 无病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经常规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扫描后获得的肿瘤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特征预测术后复发时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术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58例,依据复发时间分为早期复发(术后≤2年)组33例,晚期复发(术后>2年)组25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常规DCE-MRI扫描,通过计算机提取肿瘤三维容积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在每一个期相下的肿瘤形态学特征及纹理特征。早期复发组和晚期复发组患者间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比较分别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和Mann-Whitney U检验,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计算特征联合预测早期复发与晚期复发的诊断效能。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预后,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早期复发组和晚期复发组患者背景实质强化、病灶边缘、病灶内部强化特征、病灶形态、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和全乳血管增加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的对比剂最大浓度值(Max Conc)、时间信号曲线下面积(AUC)及时间信号曲线最大斜率值(Max Slop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8期DCE-MRI影像组学特征参数,第3期形态特征参数球度(sphericity)在早期复发与晚期复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AUC、Max Conc、Max Slope和第3期形态特征参数球度预测早期与晚期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4、0.659、0.684、0.670,上述4个参数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特异度为63.6%,灵敏度为84.0%,预测效能高于单变量。58例患者随访时间17~6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7个月。早期复发组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均明显低于晚期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术前无创性常规DCE-MRI获取的肿瘤血流动力学特征联合形态学特征预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复发时间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