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音乐是人类创造力和情感表达的媒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方式去探索、感知和参与其中。在当前教联体模式的小学教育环境中,共享音乐教育资源成为了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一环。通过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联盟网络,共享音乐教育资源,为每个孩子提供更广阔的音乐学习平台。

  • 标签: 教联体模式 小学音乐 教学资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屈曲侧弯旋转复位联合一期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脱位合并单侧小关节绞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收治的32例单侧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急诊组(采用前路屈曲侧弯旋转复位联合一期前路手术治疗)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24~63岁。牵引组(采用头颅牵引复位联合二期前路手术治疗)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0~6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改善情况、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随访26~40个月。急诊组住院时间为(7.2±1.2)d,较牵引组(10.9±1.2)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24个月ASIA分级改善情况、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椎间隙均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前路屈曲侧弯旋转复位手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无明显区别,但住院时间更短。

  • 标签: 椎关节突关节 脱位 颈椎 屈曲侧弯旋转复位 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强力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与普通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56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1例,女375例;年龄48~79岁[(61.7±10.7)岁]。骨折节段:T11 134例,T12 154例,L1 160例,L2 118例。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分型(ASOTLF)均为ⅢA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严重程度评分系统(TLOFSAS)评分均≥5分。275例行强力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强力复位螺钉组),291例行普通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普通螺钉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X线暴露次数。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2年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矢状面Cobb角、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术后3 d伤椎Cobb角矫正度、术后2年伤椎Cobb角矫正丢失度。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5~34个月[(29.9±3.4)个月]。强力复位螺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X线暴露次数分别为(69.4±10.2)min、(60.3±13.1)ml、(26.8±3.7)次,少于普通螺钉组的(80.6±11.9)min、(80.7±15.4)ml、(30.4±3.4)次(P均<0.01)。术前、术后3 d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年强力复位螺钉组伤椎前缘高度比为(95.5±2.3)%,明显高于普通螺钉组的(85.4±1.7)%(P<0.01)。两组术前伤椎矢状面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2年强力复位螺钉组伤椎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7.9±1.6)°、(8.8±1.5)°,小于普通螺钉组的(10.6±1.1)°、(12.3±1.2)°(P<0.05或0.01)。术前、术后3 d及2年两组JOA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强力复位螺钉组伤椎Cobb角矫正度为(19.4±2.5)°,大于普通螺钉组的(17.3±2.6)°(P<0.05)。术后2年强力复位螺钉组伤椎Cobb角矫正丢失度较普通螺钉组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力复位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4%(34/275),普通螺钉组为14.1%(41/291)(P>0.05)。两组均未发生医源性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后凸畸形,强力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较普通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患者X线暴露次数,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并有效维持伤椎复位高度。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固定术 椎弓根钉 骨水泥成形术
  • 简介:摘要:某国际会议中心在3层设置了正交的多榀大跨度钢桁架,桁架整体重量约600t,桁架跨度大,单榀桁架重量重,安装精度要求高。详细介绍了桁架分段分节、胎架设计与布置、安装工艺及高空监测内容。单榀桁架采用两端桁架段分段吊装,跨中区域桁架段采取“地面拼装+整体吊装工艺”。

  • 标签: 国际会议中心 大跨度 钢桁架 整体吊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确诊的COP患者31例,中位随访时间(P25,P75)为22.0(18.0,39.0)个月,根据患者复发情况分为COP复发组与非复发组,通过分析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表现、治疗反应性以及激素治疗后病灶残存情况探讨COP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31例COP患者中,复发组12例(38.7%),中位复发次数(P25,P75)为1(1,2)次,至首次复发的中位时间(P25,P75)为9.0(4.0,12.5)个月;非复发组19例(61.3%)。COP复发组纤维蛋白原高于非复发组[(5.93±2.38) g/L比(3.97±1.89) g/L,t=2.539,P=0.017];COP复发组影像表现为实变影者高于非复发组(83.3%比15.8%,χ2=13.780,P<0.001)。COP复发的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像学实变影是COP复发的危险因素(95%CI:2.406~160.706,P=0.005)。结论实变影可能是导致COP复发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新课程标准为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小学数学教学应围绕着学生学科学习与发展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紧抓学生的学习动向,做积极的教学方法调整。使学生在教师创新数学教学方法的教育引导下,全面提升数学综合能力。以顺应新课标的要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小学数学 新课标 教学方法 创新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ACDR)在治疗颈椎邻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西安红会医院接受ACDR治疗的28例单节段颈椎邻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19例,女9例,年龄(46±7)岁。对术前及术后1、24个月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临床疗效主要包括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Odom评分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影像学评估主要包括颈椎整体及手术节段活动度(ROM),手术节段Cobb角,邻近椎间盘退变程度,手术节段异位骨化,假体相关影像参数。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24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2.7±1.5)、(14.0±1.0)和(15.8±0.9)分,JOA改善率为75%±19%(F=37.012,P<0.01)。患者手术前后NDI%逐渐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101,P<0.01)。末次随访时Odom评分为优者20例,良8例。患者手术前后3个时间点颈椎整体和手术节段ROM、手术节段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33、6.063、26.952,均P<0.05)。术后24个月ACDR上方邻近椎间盘与融合节段下方邻近椎间盘的Miyazaki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c=2.12,P=0.034)。术后4例(14.3%)发生手术节段异位骨化。假体冠状面移位(0.30±0.11)mm,矢状面(0.28±0.10)mm;假体下沉(0.27±0.09)mm。未见假体松动发生。结论ACDR对颈椎邻椎病翻修临床疗效满意。由于术后手术节段仍存在一定的运动功能,其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风险明显低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 标签: 颈椎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邻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一种新的下颈椎损伤评分系统,即后方骨-韧带复合体损伤分级和严重程度评分(posterior ligament-bone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PLICS),并评估其指导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入路选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39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subaxial cervical fracture dislocations, SCFDs)且行单纯前路手术复位固定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354例纳入研究。PLICS评分由左、右侧柱及后柱三方面评分组成。后柱的损伤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赋予1~3分。侧柱损伤的评估包括韧带结构及骨结构,韧带损伤评估即侧块关节半脱位计1分,完全脱位或关节突绞锁时计2分;侧柱的骨折分为轻、中、重三度,分别赋予1~3分。对于侧柱的评估取韧带结构或骨结构损伤的最高得分,与后柱损伤的得分一并纳入PLICS总分的计算。将随访期间出现螺钉松动、钢板移位、颈椎后凸畸形或棘突间隙张开的患者归为失败组,其余患者归为成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PLICS评分,手术前后的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Sssociation,ASIA)分级。结果35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0±4.0)个月。成功组339例,失败组15例。术后12个月随访时,失败组患者VAS评分由术前(6.9±0.6)分降至(1.9±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81,P<0.0001);成功组患者由术前(5.6±1.0)分降至(1.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52,P<0.0001);两组患者术前(t=-4.948,P<0.0001)及术后12个月随访时(t=-9.076,P<0.0001)VA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功组患者的NDI明显低于失败组(7.1%±1.2% vs 15.7%±2.7%,t=24.993,P<0.0001)。两组患者术前PLIC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7,P<0.0001)。根据PLICS评分绘制单纯前路术后内固定失败的ROC工作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81,95%可信区间为0.943,1.000,当PLICS评分为6.5分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927,敏感度0.994,特异度0.067。综合考虑PLICS评分的临床实用性及PLICS评分为7分时亚分类不同的临床结局,最终将阈值定为PLICS评分为7分且合并单侧重度侧块骨折。结论PLICS评分系统的建立基于下颈椎后方三柱结构的解剖学基础,既兼顾了双侧侧块、棘突及椎板等骨性结构及侧块关节囊等韧带结构,又依据对每柱骨-韧带结构损伤特点赋值,量化地反映下颈椎后方三柱结构的总体损伤程度。通过两组患者术前PLICS评分与临床疗效的比较观察,最终确定PLICS评分≥7分且同时伴有单侧重度侧块骨折,单纯前路手术后内固定失败的风险较高,可考虑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

  • 标签: 颈椎 脊柱骨折 脱位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项目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公路建设市场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与相关的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 标签: 公路工程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内)患者腰背部残余疼痛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采用PVP治疗的1 31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的相关资料。术后1周及1个月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VAS评分> 4分定义为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根据疼痛缓解情况,将患者分为满意组和不满意组。所有患者在术后1周,1、3个月和1年进行随访,行X线和MR检查(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压脂像)排除新发OVCF,并同时记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手术相关信息、麻醉方式、OVCF数量、单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影像学数据和其他合并症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PVP术后腰背部残余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接受PVP治疗的1 316例胸、腰椎OVCF患者中60例(4.6%)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不满意组患者腰背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残余疼痛,其程度重于满意组,但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骨折椎体数量、骨水泥分布情况、单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及腰背筋膜损伤与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有关(均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OR=3.577,P=0.029)、合并腰背筋膜损伤(OR=3.805,P=0.002)、骨折椎体数量(OR=3.440,P< 0.001)、骨水泥分布情况(OR=3.009,P=0.013)和合并抑郁症(OR=3.426,P=0.028)与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存在正相关,是其危险因素;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OR=0.079,P< 0.001)与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存在负相关,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OVCF患者术前骨密度低、合并腰背筋膜损伤、多椎体骨折、骨水泥注入量不足、分布不理想及合并抑郁症是PVP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脊柱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疼痛 危险因素
  • 简介:内容摘要: 配电网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保障居民的正常用电。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人们的供电需求逐渐增大,给配电网电力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有关的电力技术还是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在于施工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得以解决,给工程项目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困境。文章主要通过分析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提出相关的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 标签: 配电网施工 电力工程 施工技术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我国数学教育历来有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优良传统。数学教育要面向未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不仅是国家和人民的要求,而且是每个一线教师内心的渴望和行动的目标。

  • 标签: 〔〕创新意识培养高中生数学教学
  • 简介:摘要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情况十分稳定,城市化建设进程也在不断加深,人们的交通出行需求以及多个行业的发展对于道路桥梁的依赖不断加深,因此,目前,各省市的道路桥梁工程数量较之以往显著增多。对于道路桥梁整体施工建设而言,伸缩缝施工占据较为关键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伸缩缝施工是与道路桥梁整体建设质量息息相关的,更会对工程投入使用后的质量造成重要影响。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当中,应当真正认识到影响伸缩缝施工的因素,并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操作技术进行完善、合理选择,以确保该项施工的质量符合标准。

  • 标签: 伸缩缝 道路桥梁 施工技术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前,受到人们出行需求以及生活需求等因素影响,交通运输业、物流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自身规模也明显扩大,这些都会带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的进程。交通运输业余物流业发展无法离开道路桥梁,人们的日常出行也需要依靠道路桥梁。我国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多为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相对更大,对于变形等有较好的抵抗性,成本也较为合适,因此在绝大多数地区道路桥梁施工中,都会选择混凝土结构。目前,很多道路桥梁在冬季进行施工建设,冬季气温较低、环境相对更为恶劣,这就给道路桥梁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浇筑环节带来较大挑战,若整体施工的合理性不足,就会严重影响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此背景下,相关人员需切实分析冬季施工中存在的挑战与问题,在这一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操作技术。

  • 标签: 道路桥梁 冬季 混凝土浇筑 挑战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华县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以来的发病特点,更好的指导我县肺结核病的预防工作开展。方法对2005—2009年全县范围内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的肺结核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9年全县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143例,死亡2例,报告发病率2005年82.30/十万,2006年63.54/十万,2007年62.77/十万,2008年65.59/十万,2009年38.79/十万。结论我县结核病的发病率从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以来呈下降趋势,但中小年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预防控制工作刻不容缓。

  • 标签: 肺结核病 发病率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摘要通信网络指为实现多个用户相互通信、由多个通信系统互连而成的通信体系,是人类实现远距离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实践,对通信及其发展前景做出相关探讨。

  • 标签: 发展前景 通信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治疗中白虎加人参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试验组(n=36)。对照组给予格列本脲片治疗,试验组给予白虎+人参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显效率为47.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9.4%,显效率为97.2%。两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白虎加人参汤在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治疗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格列本脲片 白虎+人参汤
  • 简介:摘要变电站是电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电力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110kV变电站一次设备在整个变电系统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承担着运输和配送电力能源的重要责任,对于110kV变电站一次设备安装质量必须要高度重视。木文就是对110kV变电站一次设备安装与调试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技术人员能够有所启示,为促进我国配电网络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用电环境。

  • 标签: 110kV变电站 一次设备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