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行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选取同期行开腹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93%(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4.0%(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可有效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颌位差异与髁突位置的相关性,并对其相互影响进行总结,为今后正畸治疗提供可靠性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进行正畸的45例患者,分别对其颌位差异与髁突位置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的进行正畸治疗,且愈后效果较好,颞下颌关节位置稳定。结论颌位差异与髁突位置有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颌位差异 髁突位置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破裂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199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脾破裂保守治疗38例临床资料。结果脾破裂保守治疗痊愈35例,3例因剧烈活动致大出血而中转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保脾治疗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安全可行。

  • 标签: 脾脏破裂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氯氮平药物基础上,再联合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45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运用氯氮平药物治疗;而试验组在使用氯氮平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药物治疗,观察所有患者使用药物后的临床效果,并将不同治疗方法的PANS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在治疗14天后(69.33±8.32)分、28天后的PANSS评分(58.44±7.8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14天后(76.99±8.78)分、28天后的PANSS评分(66.43±7.34)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两种药物治疗该病不仅药效发挥较迅速,而且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帕利哌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并分析急诊胸腔创伤中应用数字放射摄影技术(DR)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100例胸腹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DR与CT检查,比较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在患者心包积液、胰腺损伤、肾脏损伤、肺塌陷、肺不张、肺撕裂、肺挫伤及腹腔积血、血胸、脾脏损伤及纵膈损伤等诊断中,CT检查的符合率显著优于DR检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皮下气肿、胸腔积液、肋骨骨折、锁骨骨折、胸椎骨折等方面诊断中,DR与CT检查的符合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腹创伤检查中,CT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其有效的弥补了DR技术的不足,DR检测技术由于组织重叠会造成影像不清晰的弊端,DR检查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的优势,在胸腹创伤早期筛选及检查中可被广泛的应用,临床治疗中,将DR与CT检查相互结合,可取得显著的诊断与治疗效果。

  • 标签: 急诊胸腹创伤 数字放射摄影技术 CT的诊断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激素联合不同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CTX等)对原发性IgA肾病伴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取我院中原发性IgA肾病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对照组中使用激素联合CTX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IgA肾病伴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使用激素联合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中,其中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激素 免疫抑制剂 原发性IgA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我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促进临床药学的发展。方法通过参与病房查房、药物治疗、处方分析、药物经济学研究、参加病房疑难病例的会诊讨论、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用药咨询等方面逐步开展了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结果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具有多种方法,临床药师可采取各种方法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结论临床药学服务有利于医院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和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临床药学 药学服务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据骨折分型、移位情况,采用适合的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髋臼骨折患者,术前均行骨盆正位、髋臼特殊位、CT扫描以及三维重建检查,以明确骨折分型、移位情况。根据骨折分型选择手术入路,观察骨折复位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选择Kocher-Langenbeck手术入路治疗17例,髂腹股沟手术入路6例,前后联合入路2例。手术时间平均(2.5±0.8)h,平均住院时间(7.8±1.4)d,术后均获得6~24个月的随访,骨折复位效果按照Matta放射评估标准评估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8例,不满意复位1例,复位满意率96%,优16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5%。结论根据骨折分型、移位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时机,采用正确的手术入路和良好的骨折复位及固定,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关键。

  • 标签: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