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多裂肌脂肪浸润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53例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多裂肌脂肪浸润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32例;年龄(66.2±7.4)岁(范围48~81岁)。其中腰椎管狭窄症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责任节段包括L2~S1 3例,L3~S1 13例,L2~L5 5例,L4~S1 17例,L3~L5 15例。手术沿Wiltse手术入路,以上关节突外缘和横突中线连线的交点为进针点置入椎弓根螺钉,切除突出椎间盘及增生黄韧带,使用弹性绳将间隔器套入上下椎弓根螺钉间,收紧加压后固定。术后采用MR检查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头侧邻近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椎间高度(intervertebral height,IH)、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SS),并采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结果手术时间(173.5±64.7)min(范围125~240 min);术中出血量(469.5±118.2)ml(范围380~620 ml)。术后随访(47.9±6.7)个月(范围38~62个月)。末次随访MR检查示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未见进一步加重。ROM由术前6.05°±1.85°增至6.93°±1.87°,IH由术前(10.97±2.11)mm增至(11.05±2.02)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前凸角由术前37.6°±8.8°增大至43.2°±9.1°,PT由术前24.7°±9.3°减小至20.5°±5.1°,SS由术前22.1°±7.7°增大至26.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JOA评分由术前(6.4±1.2)分增加至术后3个月(19.8±1.6)分、术后1年(22.3±0.9)分、末次随访(20.6±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由术前50.6%±11.3%降至术后3个月13.8%±4.7%、术后1年11.9%±2.8%、末次随访13.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由术前(81.5±3.6)分升至术后3个月(93.0±2.7)分、术后1年(99.4±3.0)分、末次随访时(95.5±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由术前(4.2±1.0)分降低至术后3个月(1.3±0.7)分、术后1年(1.2±0.6)分、末次随访时(1.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后3.5年出现L2左侧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予以对症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多裂肌脂肪浸润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安全有效,恢复腰椎后方完整的张力带结构和功能,结合术后康复训练可阻止多裂肌脂肪浸润进展。

  • 标签: 腰椎 椎旁肌 磁共振成像 治疗结果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某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供氧防护性能,为产品设计定型提供生理试验依据。方法4具假人和4名健康志愿者配戴个体防护装备,使用某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先后在低压舱内完成4项试验,包括氧气系统供氧性能物理试验、氧气系统迅速减压物理试验、6 h巡航高度供氧生理试验和12.0 km高空迅速减压生理试验。测试面罩内的氧气浓度、呼吸阻力、安全余压、迅速减压峰值面罩压、作用时间和稳压值等物理参数;监测志愿者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结果假人肺通气量为20 L/min时,该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在12.0 km以下提供的供氧分压≥19.1 kPa,安全余压接通前系统呼气阻力≤441.3 Pa,吸气阻力≤490.3 Pa。假人肺容积为1.0 L时,系统的迅速减压峰值≤5.8 kPa。6 h巡航飞行时,氧气系统为志愿者提供的供氧氧分压均≥21.9 kPa。4名志愿者均完成12.0 km高空迅速减压生理试验,主客观反应良好。结论该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防护性能可以满足地面至12.0 km高度供氧防护要求。

  • 标签: 缺氧 减压 评价研究 呼吸防护装置 低压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位一体化360°支持对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家庭婚姻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宣教和出院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宣教和出院随访的基础上实施多位一体化360°支持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比较2组家庭婚姻功能和生命质量,并于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评估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家庭婚姻功能总分、婚姻满意度、解决冲突方法、与亲友的关系、夫妻交流评分分别为(2.3 ± 0.5)、(24.6 ± 6.1)、(25.7 ± 7.1)、(28.2 ± 6.9)、(28.8 ± 6.9)分,干预后3个月分别为(2.5 ± 0.7)、(31.6 ± 5.0)、(31.7 ± 5.3)、(28.1 ± 6.8)、(29.0 ± 7.1)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71~8.631,P<0.01);对照组干预前分别为(2.3 ± 0.6)、(24.5 ± 6.2)、(25.2 ± 7.2)、(32.5 ± 6.0)、(33.9 ± 6.3)分,干预后3个月分别为(2.3 ± 0.4)、(24.5 ± 6.2)、(26.1 ± 6.9)、(29.1 ± 4.8)、(28.5 ± 7.2)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878~6.323,P<0.05或0.01)。2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75~8.631,P<0.01)。观察组生命质量中的规划、亲密关系干预前分别为(62.8 ± 27.2)、(62.8 ± 25.2)分,干预后3个月为(75.5 ± 25.4)、(78.2 ± 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050、3.639,P<0.01),对照组干预前分别为(62.5 ± 27.6)、(65.8 ± 25.2)分,干预后3个月分别为(65.7 ± 24.9)、(63.5 ± 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75、3.132,P<0.01)。2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050、3.639,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坚持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累计坚持率83.67%(82/98),对照组累计坚持率44.89%(44/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511,P<0.01)。结论多位一体化360°支持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家庭婚姻功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多位一体化 家庭婚姻功能 治疗依从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