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作者: 张国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26
  • 机构:广州越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 简介:摘要:建筑地下室施工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渗漏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固性,还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想要提高地下室的防渗漏性能,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就应该合理地应用防渗施工技术。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地下室工程出现的渗漏问题和原因,然后介绍了地下室防渗施工的准备工作,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了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地下室工程 防渗漏 施工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现今,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随着高层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多,深基坑支护施工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深基坑支护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基础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应该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提升高层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基于此,文章基于深基坑支护的施工特点,结合相关工程案例,分析和探讨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 标签: 高层建筑 深基坑支护工程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水电站开发过程中,电气工程自动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气自动化结合多项技术,总体实用性将相对较高,这对整体水电站开展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要遵循先进性,环保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原则,并且在此基础上还需合理选用变压器,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合理设计了无功补偿设备,对于电力电缆以及低能耗光源做出了合理的选择,这样能够强化节能设计效果。

  • 标签: 水电站 电气工程自动化 节能技术 无功补偿
  • 简介:摘要胸腔胃-气管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传统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差。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消化道-呼吸道瘘封堵器,成功应用在多例消化道-呼吸道瘘患者的治疗中。本文报道1例应用该封堵器成功治愈慢性胸腔胃-气管瘘,并自行将封堵器排出体外的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本课题组发明的新型双盘状消化道瘘封堵器(以下简称封堵器)治疗难治性气管食管瘘(TEF)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封堵器治疗的10例难治性TEF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瘘口直径等,分析封堵器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封堵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瘘口封堵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患者术后1、3个月与术前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和体重指数以评估疗效。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0例TEF患者中,男7例,女3例,中位年龄(范围)为64.5岁(49.0~78.0岁),体重指数为(18.0±2.5) kg/m2,瘘口直径为(1.2±0.6) cm。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封堵器置入术,封堵时间(范围)为(17.6±7.8) min(7.0~30.0 min),术中有2例少量出血,术后无患者出血,术后住院时间(范围)为(5.9±4.0) d(1.0~12.0 d)。10例TEF患者中,5例瘘口完全封堵,4例部分封堵,1例无效封堵,封堵有效率为9/10。术后1个月随访显示,9例患者进食呛咳症状明显好转,1例患者经更换不同尺寸封堵器(腰部直径为12 mm更换为15 mm)后呛咳症状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8例患者封堵器在正确位置;1例患者出现封堵器移位,取出封堵器并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例患者因食管癌复发死亡。10例TEF患者术后3个月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和1、3个月的体重指数均高于术前[(70.0±34.0)分比(46.0±10.7)分,(19.32±2.59)、(19.73±2.92) kg/m2比(18.03±2.50) 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2.37、-2.82,均P<0.05)。结论临床应用封堵器治疗难治性TEF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气管食管瘘 新发明 消化道瘘封堵器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因早期胃癌具有淋巴结转移风险低的特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2020年日本胃肠内镜学会发布的《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指南(第二版)》依据组织学将早期胃癌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然而,在临床操作过程中许多早期胃癌同时存在分化和未分化成分,为混合型早期胃癌。目前,关于混合型早期胃癌ESD的预后尚未完全清楚。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混合型早期胃癌ES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混合型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预后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嗜黏蛋白阿克曼菌是一种定植于肠上皮黏液层的细菌,自首次从健康人的粪便样本中发现并分离至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与肥胖、炎症、结直肠炎等疾病显著相关,且在机体免疫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药物敏感性、致病性和益处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 益生菌 肠道菌群 黏蛋白类
  • 简介:摘要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ITLPD-GI)是一种低度恶性的克隆性T细胞增生性疾病,以惰性行为和慢性复发性为临床基本特征,较为罕见,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肠道T细胞淋巴瘤亚型之一。ITLPD-GI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但由于其罕见性且临床医师对其形态学特征认识不足,易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或具有侵袭性的T细胞淋巴瘤等。现对ITLPD-GI的临床特征、形态学表现、遗传学改变、免疫表型和临床诊治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ITLPD-GI的认识。

  • 标签: 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分子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嵴离断术(STESD)联合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膈上食管憩室合并胃食管连接部(EGJ)流出道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于2017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行STESD联合POEM的膈上食管憩室合并EGJ流出道障碍的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男女比,年龄,病程,憩室长径、部位、是否多发,EGJ流出道障碍疾病类型,是否达到内镜技术成功(内镜下所有步骤均完成,包括建立隧道,切开憩室嵴、食管下括约肌、贲门固有肌),手术时间,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包括体重减轻、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和反流)的严重程度(采用Eckardt评分进行评估)变化,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随访情况,包括是否达到临床成功(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胸骨后疼痛、反流、体重减轻症状完全改善或近乎完全改善,随访时无需重复内镜干预)和有无不良事件发生。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例患者的男女比为3∶3,中位年龄为69.2岁,中位病程为92.3个月;中位憩室长径为47.5 mm;憩室位于食管右侧壁4例,位于食管左侧壁2例,其中1例患者为食管多发憩室;贲门失弛缓症5例,EGJ出口梗阻1例。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STESD联合POEM,并均达到内镜技术成功;手术时间(范围)为55 min(40~70 min)。术前和术后临床症状的Eckardt评分(范围)分别为9.0分(7.0~11.0分)、1.3分(1.0~2.0分),术后临床症状较术前改善;术后无迟发性出血、穿孔、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50个月,患者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胸骨后疼痛、反流、体重减轻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均达到临床成功。结论STESD联合POEM治疗膈上食管憩室合并EGJ流出道障碍安全、有效,且近期和远期效果较好。

  • 标签: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嵴离断术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膈上食管憩室 胃食管连接部流出道障碍
  • 简介:摘要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已广泛应用于早期胃癌的治疗。由于内镜切除几乎保留了完整的胃黏膜,术后异时性胃癌(metachronous gastric cancer,MGC)的发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MGC的临床病理特征、长期预后和危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胃肿瘤 异时性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隧道与单隧道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设计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POEM治疗的3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隧道POEM组(行传统POEM治疗)和双隧道POEM组(在传统POEM基础上,在第一隧道对侧建立第二隧道并对食管前壁行肌切开术),每组各15例。记录术中手术情况并对患者定期随访,比较2种术式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单隧道和双隧道POEM组的手术均成功,2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5比4/15,P=1.000),住院时间及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隧道组随访时间为(17.20±4.83)个月,双隧道组为(15.33±4.67)个月,2组患者术后Eckard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2.00)分比1.60(3.00)分,Z=-0.363,P=0.744]。2组治疗有效患者均为14例。术后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结果显示,双隧道组的4 s综合松弛压为(11.27±3.14)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单隧道组的(15.05±4.21)mmHg(t=2.794,P=0.009)。2组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0±1.64)分比(4.20±1.42)分,t=0.357,P=0.724]。结论单隧道和双隧道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相当,但双隧道POEM可更有效地降低术后4 s综合松弛压。

  • 标签: 贲门 食管失弛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双隧道 胃食管反流
  • 作者: 宗晔 孟凡冬 吴咏冬 王邦茂 沈锡中 崔毅 张国新 杨爱明 田德安 蔡建庭 王化虹 崔士华 崔敏 张澍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50,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天津 30005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3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广州 510080,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南京 21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7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武汉 43003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杭州 310009,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034,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医学部,北京 10002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硫酸盐溶液(oral sulfate solution,OSS)与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电解质散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疗效。方法全国9家中心纳入283例受试者随机应用OSS(143例)和PEG(140例)2 d分次方案进行肠道准备,进行了结肠镜检查并接受评估。主要研究终点为肠道准备成功率[独立评审中心评估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评分≥6分],次要研究终点包括BBPS总分和分肠段评分、研究者对肠道准备的满意度(5分制Likert量表评估),以及通过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采用Sharma量表评估患者耐受性并比较两组的依从性和安全性。结果OSS组和PEG组肠道准备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9.3%[校正后差异0.7%(95%CI:-5.3%~6.7%),非劣效检验,P<0.001]。OSS组BBP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PEG组(8.1分比7.7分,P<0.001),所有分肠段BBPS也高于PEG组(右半结肠:2.4分比2.3分,P=0.002;横结肠:2.8分比2.7分,P=0.018;左半结肠:2.8分比2.7分,P=0.007)。OSS组研究者Likert评分明显高于PEG组(2.6分比2.3分,P<0.001)。OSS组总体依从性和PEG相当,但第2次给药依从性显著高于PEG(90.9%比82.6%,P=0.039)。两组患者满意度、Sharma量表评分以及出现耐受性相关症状受试者比例未见明显差异。两组安全性相当,不良事件均为轻中度。结论OSS用于肠道准备效果和PEG相当,其具有较高的全肠段BBPS评分和研究者满意度,分次给药时患者依从性较PEG更好,耐受性和安全性与PEG相当。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硫酸盐类 电解质类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胃黏膜上皮的内镜下钳夹活检术病理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病理差异广泛存在,该差异包含病理升级和病理降级,尤其是病理升级对临床诊治、患者预后均有重要影响。本文对胃黏膜活检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病理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对临床治疗、预后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胃镜检查 内镜下钳夹活检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病理差异
  • 简介:摘要胃底腺型胃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fundic gland type,GA-FG)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罕见的高分化型胃腺癌,起源于胃底腺区的黏膜,不伴有慢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易侵犯黏膜下层,但很少有淋巴或血管浸润,恶性程度较低。目前关于GA-FG的大样本研究较少,以个案报道为主,且大部分病例来自日本和韩国。GA-FG虽有特异的内镜、临床及病理表现,但由于其罕见性以及临床医师对其形态学特征等的认知不足,目前仍存在诊断困难及漏诊等情况。本文就GA-FG的内镜、病理特征及临床诊治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GA-FG的诊断率,从而能够及早干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胃底腺型胃癌 临床特征 内镜特征 病理特征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全面深入,我国电力系统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为了有效避免在输电通路中出现跳闸、漏电、意外导电等树障事故,实现安全输送电能,本文考虑人、线路、管理三要素,在分析了树障事故类型及危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树障控制措施及建议,以期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来保障线路安全,避免人身事故和减少经济损失。

  • 标签: 输电线路 树障 分析 线锯
  • 简介:摘要:暖通空调系统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其设计水平、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功能、质量与舒适度等指标。然而当前在建筑暖通工程中常在原材料质量、施工过程管理、隐蔽工程验收等环节遇到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干扰施工进度、影响施工质量,研究如何采取有效设计优化与施工管理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对于建筑暖通设计与施工质量水平的综合提升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暖通工程施工全流程施工管理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暖通工程 施工全流程 施工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建筑暖通工程的高质量施工,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居住体验,强化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暖通系统安装施工中涉及因素较多,需要对管道、通风、保温、支架等环节的技术要点进行严格掌控,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开展功能性试验等,强化施工质量效果,促进建筑工厂质量品质的提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暖通施工技术中的要点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建筑暖通 施工技术 要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中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镇某幼儿园20名教师及84名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宣教,对比宣教前后教师及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后家长及教师健康知识掌握有明显改善。结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中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手足口病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Masson瘤是一种良性、少见的血管内皮细胞乳头状增生性疾病,可发生在全身各处,现报告1例40岁男性空肠Masson瘤致消化道大出血成功抢救病例。患者无诱因下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出血量大,病情进展快,血红蛋白最低至13 g/L,经止血、抑酸、输血、补液扩容等治疗不能控制出血。剖腹探查术中见出血灶,病理提示Masson瘤,予以手术切除,术后病情恢复良好。

  • 标签: 血管内皮乳头状增生 Masson瘤 消化道出血 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