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远端气道内黏液粘度和表面张力变化对气道开放压力和黏液吸引压力的影响。方法借助于气道开放的流体动力学模型,预测了气道内充满各种不同粘度和表面张力的黏液时,开启8~14级气道所需的压力以及黏液清除所需的吸引压力。结果气道开放计算模型表明,当气道黏液具有类似药用甘油室温下的粘度或者呈现花生酱样的流变学特性时,气道开启压力可高达40~50 cmH2O(1 cmH2O=0.098 kPa);根据黏液粘度和表面张力的不同,吸痰所需的负压高达20 kPa以上,很有可能引起远端气道的关闭。结论在一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中,由于远端气道高粘度分泌物的存在,限制气道平台压≤30 cmH2O,故不能保证这些气道的有效开放,且这些高粘度的分泌物很难用纤维支气管镜吸引清除。

  • 标签: 黏液 生物流变学 气道开放压力 吸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脾脏是最易损伤的腹部实质脏器。放射科医师准确检测、诊断及评价脾实质及血管损伤的严重程度对于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多排螺旋CT(MDCT)是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AST-OIS)分级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基于脾脏实质损伤并指导临床治疗的工具。笔者从钝性脾脏损伤患者的MDCT诊断、AAST-OIS分级及治疗方式选择、预后评估及影像学随访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放射科医师及创伤外科医师提供更多帮助。

  • 标签: 腹部损伤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血管损伤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由人体中前所未见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所致。中国采取了史上最严格的隔离和封闭管理措施管控疫情,但COVID-19患者仍可能发生严重创伤。为了规范隐形感染、疑似感染或确诊COVID-19患者发生严重创伤后紧急手术及防护问题,由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组织牵头制订本专家共识。本共识阐述了COVID-19患者分类、需紧急手术的严重创伤患者和紧急手术类型,提出了医护人员的分级防护和救治场所区分,系统规范了COVID-19疫情期间患者的接诊筛查与伤情评估、紧急手术救治策略和术后管理策略,为临床救治此类创伤患者提供依据。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创伤和损伤 外科手术 感染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