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纵隔肿瘤纵隔位于两侧肺之间,以胸骨和胸椎为其前后界.内有许多重要器官,有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心包、食管、胸腺及大量脂肪、神经和淋巴管等组织,因先天发育过程异常或后天性囊肿或肿瘤形成,就成为纵隔肿瘤。目的讨论纵隔肿块的放射线表现。方法根据患者的放射线图象特征进行诊断。结论纵隔肿块的放射线表现可以成为医生进行诊断的依据,因此是患者就诊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 标签: 纵隔肿块 放射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间质性病变的放射线表现。方法对患者进行放射线检查并对检查作出结论。结论寻常性间质性肺炎最常发生于中年病人,男女发病相同。CT或高分辩率CT可帮助诊断,尤其是病变晚期。与其他肺纤维化一样,X线胸片显示肺容积减小与基底部网或网合结节状间质性影。病变严重时可见大囊(蜂窝肺)。CT,特别是HRCT,对于早期纤维化的检出远较X线胸片敏感。即使在X线胸片诊断为正常时,高分辨率CT也可显示淋巴管炎性癌病的征象。一旦临床诊断为ARDS,常要照X线片以检查监测情况与生命支持设备的情况以及确定有否并发症,如气压伤。

  • 标签: 肺间质性病变 放射线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宋建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3期第17卷
  • 机构:宁江吉林油田江北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析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抽选80例进行分组实验,根据其采取的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通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NIHSS评分来明确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0.00%,治疗后NIHSS评分为14.35±2.88。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0%,治疗后NIHSS评分为8.13±2.71。结论:相较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用药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神经缺损程度。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