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我国现行狂犬病疫苗暴露前免疫程序(0-7-21或28)与WHO新推荐的免疫程序(0-7)在安全性、有效性及保护性方面的差别,为修订《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相关内容提供实验动物方面的数据支持。方法按照我国现行的3针法、WHO新推荐的2针法等狂犬病暴露前免疫程序,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0-7-21组(3针组)、0-7组(2针组)、0-14组、0-21组和对照组。观察小鼠生存状态,每间隔5 d称重,比较不同免疫程序的安全性。首次免疫后7、14、21、28和35 d采血,检测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rabies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RVNA),确认其有效性。免疫后35 d以致死剂量的CVS-11狂犬病病毒对各组小鼠攻毒,评价不同免疫程序的保护性。结果接种疫苗后,各组小鼠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后14 d,各免疫组小鼠RVNA阳转率均为100%,可对小鼠提供完全保护作用。0-7-21 d组和0-7 d组免疫后35 d RV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针免疫程序组中,除0-7组与0-21组在免疫后21 d、35 d的RV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各时间点的RVN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保护性试验中,各免疫组小鼠生存率均为100%。结论我国现行的3针法狂犬病疫苗暴露前免疫程序(0-7-21)与WHO新推荐的2针法免疫程序(0-7)在动物实验中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和保护性,鉴于2针法免疫程序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具有更好的依从性,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开展临床试验以推进该方案的实施。

  • 标签: 狂犬病 暴露前免疫程序 中和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狂犬病病毒CVS-11以肌肉注射或脑内注射方式攻毒的BALB/c小鼠动物模型。方法将由BSR细胞传代繁殖的滴度为2.7×107 FFU/ml的CVS-11毒株进行10-1~10-7倍系列稀释,分别以肌肉或脑内注射的方式对4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进行攻毒,观察小鼠发病死亡情况,并对所有攻毒小鼠的脑组织进行直接免疫荧光试验(direct fluorescent assay, DF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以确定小鼠死因。确定不同攻毒方式下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建立小鼠模型。根据已建立的小鼠模型,评估4种国内市售狂犬病疫苗对CVS-11暴露后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BALB/c小鼠脑内攻毒后于第6~12天开始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并死亡,其LD50为18.3/0.1 ml;肌肉注射攻毒的小鼠在第8~15天出现临床症状并死亡,LD50为2.7×105/0.1 ml。DFA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死亡小鼠脑组织印片中均出现特异性黄绿色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的扩增产物均出现大小约250 bp的明亮条带。以上结果提示狂犬病病毒感染是小鼠的致死原因。4种不同的市售狂犬病疫苗在无免疫球蛋白应用情况下的保护效果试验显示,接种其中1种疫苗暴露后小鼠的存活率为50%,接种其他3种疫苗小鼠的存活率为30%。以上结果表明,在无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的情况下,所选用的4种狂犬病疫苗对经CVS-11暴露后的小鼠提供了部分保护作用。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狂犬病病毒CVS-11不同攻毒方式下的BALB/c小鼠动物模型,为狂犬病及狂犬病疫苗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

  • 标签: 狂犬病病毒 CVS-11 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