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房中应用围观管理模式对配药差错率的降低作用。方法对我院从2014年开始的实行的药房管理制度,主要目的是降低药房发放过程中出现的配药差错率,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对配药处方和配药差错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得出微观管理模式在其中的作用。结果通过药房采用微观管理模式以后,和之前年份相比,药房配药差错率和2012年相比有明显降低。结论由此可以看出,药房采用微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药房配药差错率,并且在此期间配方处方量有较大的提升,微观管理模式在药房配药差错率环节中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药房管理 微观管理模式 配药差错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疸新生儿护理期间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08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4例,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的黄疸症状消退时间[(4.35±0.76)d<(7.93±0.92)d]、住院时间[(6.05±1.14)d<(9.16±1.45)d]相对更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5.56%<18.52%)相对更低(P<0.05),而新生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良好率(96.30%>77.78%)及其护理满意度(92.59%>75.93%)相对更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够获得新生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配合,进而提高黄疸新生儿护理效果,促进患儿的良好康复。

  • 标签: 健康教育 黄疸新生儿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位硬膜外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64例行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均分后进行单纯罗哌卡因麻醉(对比组)和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联合用药麻醉(试验组)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与单纯采用罗哌卡因麻醉的对比组相比,试验组采用联合用药麻醉后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更快,且维持时间更长,同时镇痛及镇静效果更加确切,不良发应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低位硬膜外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成两组,对照组为患者应用孕三烯酮,观察组为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SH、E2、LH数值低于治疗前的数值,观察组的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症状和指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孕三烯酮 米非司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以目标为策略的循证医学护理对小儿药物急性中毒洗胃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因药物急性中毒需洗胃治疗的患儿53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6例、27例。观察组采取循证医学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洗胃时长、液体首次吸出时长、洗胃液量、住院时长)。结果:观察组临床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因药物急性中毒需洗胃治疗的患儿采取循证医学护理,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

  • 标签: 小儿药物急性中毒 洗胃 循证医学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