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许多教师越来越重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但是仍然有部分小学语文课堂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本文将系统分析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 标签: 新课改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赏析能力。通过分析目前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观察赏析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的观察力、细致性和审美欣赏能力,使他们对文字的形态、结构以及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 标签: 小学语文 写字教学 观察赏析能力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赏析能力。通过分析目前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观察赏析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的观察力、细致性和审美欣赏能力,使他们对文字的形态、结构以及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 标签: 小学语文 写字教学 观察赏析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用于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受损的6年风险简易预测工具。方法以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的34 349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对象,通过面对面访谈收集对象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和慢性病患病情况等资料,采用器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IADL)量表评价对象的功能状态,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价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体格检查获取对象的身高、体重和血压等资料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基线和随访时均采用Katz量表评价ADL状况。以ADL状态为因变量,以Lasso回归筛选得到的关键预测因素为自变量,构建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并采用列线图工具可视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分别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采用不bootstrap 200次重复抽样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模型的稳健性。结果研究对象年龄[M(Q1,Q3)]为86(75,94)岁,其中男性9 774名(46.0%)。共随访112 606人年,发生ADL受损4 578例,发病密度为40.7/1 000人年。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增长、BMI升高、女性、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史可使ADL受损发生风险升高[HR(95%CI)分别为1.06(1.05~1.06)、1.05(1.04~1.06)、1.17(1.10~1.25)、1.07(1.01~1.13)和1.41(1.23~1.62)];少数民族、连续行走1 km、独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几乎每天做家务可使ADL受损发生风险降低[HR(95%CI)分别为0.71(0.62~0.80)、0.72(0.65~0.80)、0.74(0.68~0.82)和0.69(0.64~0.74)]。模型对ADL受损发生风险预测的AUC值为0.853,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和实际观测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剔除不可干预因素(年龄、性别和民族)后,模型对ADL受损发生风险预测的AUC值为0.779;65~74岁和7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AUC值分别为0.634和0.765;基于IADL中连续行走1 km和独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个变量构建的模型与基于IADL综合得分构建的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53和 0.851。结论所建立的ADL受损风险预测模型性能良好且稳健。

  • 标签: 老年人 日常生活活动 队列研究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六省份居民对食品包装正面标识(FOP)的偏好,分析研究对象对FOP偏好与营养成分表理解情况之间的关联。方法于2020年7月—2021年3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我国东部地区(北京、江苏、广东)、东北地区(黑龙江)、中部地区(河南)、西部地区(四川)共抽取3 002名18~70岁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营养成分表理解情况及对FOP的偏好等信息。采用χ²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对FOP的偏好情况,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对FOP偏好与营养成分表理解情况的关联。结果3 002名研究对象年龄为(42.3±13.4)岁;女性1 914名(63.8%);69.3%的研究对象无法理解营养成分表上的信息。2 458名(81.9%)研究对象希望FOP得到推广;研究对象认为FOP最应当标识的营养素依次为糖(68.4%)、盐(钠)(68.2%)、总脂肪(62.4%);认为多重红绿灯标识更容易帮助快速选择健康食品、最吸引注意力、能提供最需要的信息的人数依次为1 064名(35.4%)、1 026名(34.2%)、1 140名(38.0%)。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非解释型的每日推荐量(GDA)形式的标识作为参照组,与理解营养成分表的研究对象相比,在“哪类FOP更容易帮助快速选择健康食品”方面,不理解者更偏好营养评分标识、黑色警示标识、聪明选择标识[OR(95%CI)值分别为:2.21(1.62~3.02)、1.64(1.22~2.22)、1.79(1.31~2.45)];在“哪类FOP最吸引注意力”方面,不理解者同样更偏好营养评分标识、黑色警示标识、聪明选择标识[OR(95%CI)值分别为:2.62(1.92~3.59)、1.96(1.45~2.66)、2.25(1.66~3.04)];在“哪类FOP能提供最需要的信息”方面,不理解者也更偏好营养评分标识、黑色警示标识、聪明选择标识[OR(95%CI)值分别为:2.33(1.70~3.21)、2.21(1.66~2.95)、2.01(1.50~2.71)]。结论我国六省份居民对FOP持支持态度;可推出兼具颜色信息、营养素信息和总体评价信息的解释型FOP,并优先考虑在FOP上标注糖、盐、总脂肪等营养信息。

  • 标签: 食品营养标签 营养成分 包装正面标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六省份居民营养成分表认知情况与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我国西部地区(四川)、东部地区(广东、江苏、北京)、中部地区(河南)、东北地区(黑龙江)抽取3 002名18~70岁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营养成分表认知情况、不同类型预包装食品购买频率等信息;采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营养成分表认知情况与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的关联。结果3 002名研究对象年龄为(42.3±13.4)岁,其中女性占63.8%(1 914名);知道、会阅读、能理解营养成分表的比例依次为66.7%、49.8%、30.7%;每周购买≥1次预包装食品占56.6%(1 699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知道但不会阅读营养成分表者相比,知道且会阅读者每周购买≥1次11类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高(均P<0.05)。与阅读但不能理解营养成分表者相比,阅读且能理解者每周购买≥1次11类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低(均P<0.05)。结论居民对营养成分表认知情况与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存在关联。

  • 标签: 食品 横断面研究 营养成分表 预包装食品 购买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六省份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7月—2021年3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我国东部(北京、江苏、广东)、东北(黑龙江)、中部(河南)、西部(四川)共抽取2 499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开展调查。通过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收集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基本信息、中小学生饮食相关态度和行为、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家长对其饮食行为的态度等。采用χ²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中小学生预包装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2 499名研究对象年龄为(12.7±2.5)岁;女性1 272名(50.9%);中学生1 279名(51.2%);56.2%的中小学生自己购买预包装食品。中小学生每周至少购买1次预包装食品比例排前6位的依次是奶及奶制品(74.6%)、烘焙食品(58.7%)、饮料(42.8%)、膨化食品(40.8%)、巧克力和糖果(39.8%)和坚果和干果类(3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小学生、农村学生、非寄宿生、不喜欢吃零食者、家长关注孩子吃零食者相比,中学生(OR=3.36,95%CI:2.73~4.12)、城市学生(OR=1.33,95%CI:1.11~1.61)、寄宿生(OR=2.15,95%CI:1.66~2.79),喜欢吃零食(OR=2.01,95%CI:1.66~2.43)、家长不关注孩子吃零食(OR=1.27,95%CI:1.05~1.54)的学生自己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高;与家长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学生相比,家长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生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低(OR=0.70,95%CI:0.53~0.92);与家庭月收入<5 000元的学生相比,家庭月收入>10 000元的学生自己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可能性较低(OR=0.67,95%CI:0.52~0.87)。结论我国六省份中小学生购买预包装食品者较多;年级、居住地、是否寄宿等个体特征和家长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及其是否关注孩子吃零食等家庭环境是购买预包装食品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学生 横断面研究 预包装食品 购买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国高龄老年人群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虚弱的关联。方法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中2017—2018年的横断面数据,将7 987名80岁及以上老年人纳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行为方式、膳食情况、日常活动能力、认知功能、自我健康状况、现患疾病情况等信息。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高龄老人BMI、WC与虚弱的关联。结果7 987名研究对象的年龄为(91.7±7.7)岁,BMI和WC分别为(21.3±3.5)kg/m2和(82.9±10.5)cm,男性3 377名(42.3%),有虚弱症状者2 664名(33.7%)。广义混合效应模型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与BMI的T2(19.1~22.1 kg/m2)组相比,女性T1(<19.1 kg/m2)和T3(≥22.2 kg/m2)组OR(95%CI)值分别为1.39(1.17~1.65)和1.27(1.07~1.52);与WC的T2(77~85 cm)组相比,女性T1(<77 cm)和T3(≥86 cm)组OR(95%CI)值为1.20(1.01~1.42)和1.10(0.93~1.31)。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BMI和WC与虚弱之间呈非线性关联。结论我国女性高龄老年人群的BMI和WC与虚弱均呈U型关联。

  • 标签: 虚弱老人 老年人,80岁以上 横断面研究 体重指数 腰围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工程发展迅速。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增加,公路工程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公路为代表的运输业也迅速发展,对公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公路建设的养护技术管理,有效避免公路建设和使用中的质量问题,确保公路正常运营。本文以公路建设和养护为出发点,详细论述了我国公路养护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管理和预防措施。

  • 标签: 公路工程 公路养护 公路技术 状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变应性鼻炎治疗中采用糠酸莫米松与氯雷他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病例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2月,病例来源于本院收治小儿变应性鼻炎患者,共计1950例,采用数值奇偶排列方式,纳入到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75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药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糠酸莫米松药物治疗,组间比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对各项疾病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提示p

  • 标签: 糠酸莫米松 氯雷他定 小儿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部门较为关注的问题,所以近年的新课程改革对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较为关注。经过这一发布,引起了各地教育界的极大的重视,所以,学科素养也是教育者们经常讨论的话题。经过这种环境的熏陶,历史上的学科素养也在初中教学中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学生意识意识的成立,历史学科能力的强化,以及今天的重点学科培养。本文在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进行阐述时,以上文分析的内容作为基础进行阐述。

  • 标签: 初中历史教学 学科素养 价值
  • 作者: 叶丽红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21-06-24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10期
  • 机构:摘 要:新时代社会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依赖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立德树人具有精神引领的重要作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需要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品质,提升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综合效果,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 简介:摘要:“互联网+”模式在中国教育中开展并实践,在这样的教育教学大背景下,教师需要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并且把握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有利作用,促进教育教学与“互联网+”模式的融合创新,促进教育教学以及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提高。本文在“互联网+”善心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互联网与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进行深度研究探讨,为初中历史教学策略优化和创新提供经验和指导,致力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成绩,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初中教育阶段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 标签: 互联网+ 初中教育 历史课堂 创新与优化 策略
  • 简介:摘要:现阶段在进行幼儿园教育的时候,核心素养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培养全面的人才,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包括多个部分,其中文化基础含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至于自主发展涉及到了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等。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幼儿园来说需要积极地使用班级精细化管理方法,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如此,精细化班级管理也把人文管理和生活管理进行联系,正确开展实践操作,确保可以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 标签: 核心素养 幼儿园 班级管理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在现阶段幼儿教育机构和数量规模化建设过程中,如何保障学前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深化下幼儿教育机构的核心发展方向,而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应用民俗文化,不仅有助于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此外在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以及推动区域文化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主要立足徽州民族文化特点,对其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 标签: 徽州民俗 文化特点在 学前教育 教学应用
  • 简介: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园林建设,为了满足园林绿化的种植技术要求,在不断探索中发现了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中反季节种植技术,可以减小季节对城市绿化施工的影响效果,从而促进园林绿化的良性发展。基于此,以下对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反季节种植技术 市政园林 绿化施工 应用
  • 简介:摘要古人教写字,其主要方法之一就是提供范本让其描摹或临摹。对于我们指导初中学生写作教学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本文就教师下水作文的作用与意义,分析研究如何重视下水作文写作及其实践运用,旨在倡导教师乐写、善写下水作文并科学运用于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写作教学水平。

  • 标签: 下水作文 指导运用 学生写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定期健康体检对改善老年人健康行为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辖区内户籍老年人群1300例为对照组不进行定期检测干预,2018年1月—2018年10月,体检人群1300例进行定期健康体检为观察组。分析定期健康体检对老年人群健康行为改善价值。结果观察组人员健康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差异较小,对照组稍高,P<0.05。定期健康体检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更高,观察组大大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可促使老年人自我监督,养成良好健康行为习惯。

  • 标签: 定期健康体检 健康行为 疗效
  • 简介:简述有声作业的概念,介绍应用有声作业应遵循因材施教、多元化、总量适宜、循序渐进、合作学习等原则。从课前、课中、课后和活动延伸等四个方面探讨基于APP的小学英语有声作业的应用方法,指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利用教育类APP为学生布置有声作业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 标签: APP 有声作业 小学英语
  • 简介:有一天。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博物馆珍藏的“惩罚”》。这个故事给我们讲述了英国著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小时候的一段经历:麦克劳德小时候的好奇心特别强.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有一天,他终于找到一个机会,解剖了一条狗,如愿以偿地看到了狗的内脏。,

  • 标签: 惩罚 麦克劳德 解剖学家 博物馆 好奇心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