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省低温暴露死亡风险的季节内差异。方法通过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13—2018年山东省的全人群死亡数据,基本资料主要包括死亡日期、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死亡原因、家庭住址等;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同期逐日气象资料,主要包括日平均温度(℃)、日平均相对湿度(%)等0.01°×0.01°经纬度的网格坐标数据。将冷季定义为11月至次年2月,其中前两个月为早期冷季,后两个月为晚期冷季,极端低温定义为冷季温度范围中的P10。利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冷季的温度与死亡的关联以及不同滞后时间下极端低温与死亡的关联,并比较冷季早期(11—12月)与晚期(1月至次年2月)的季节内差异。结果2013—2018年山东省冷季四个月温度变化范围为(-17.3~18.6)℃,P10(即极端低温)为-13.7 ℃。冷季早期日均温度为(3.63±4.66)℃,晚期日均温度为(-0.09±3.70)℃;冷季早期日均相对湿度为(63.89±14.75)%,晚期日均相对湿度为(62.27±14.19)%。山东省2013—2018年冷季死亡1 473 300例,其中男性824 601例(55.97%);年龄<65岁者349 824例(23.75%);死于循环系统疾病803 691例(54.55%),死于呼吸系统疾病140 415例(9.53%)。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冷季最适温度18.6 ℃为参考,冷季4个月极端低温的累积OR为1.74(95%CI:1.63,1.86);冷季早期和晚期累积OR分别为1.50(95%CI:1.32,1.71)、2.56(95%CI:2.12,3.09)(P<0.001);滞后效应持续12 d。结论山东省冷季的低温暴露所致死风险存在季节内差异,冷季晚期高于早期。

  • 标签: 低温 死亡 病例交叉设计 季节内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