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作为一种极具魅力的组合结构形式,具有其他结构所不具有的独特优点,并且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建筑与桥梁结构中。本文介绍了某大型商城住宅楼型钢混凝土转换施工技术,阐述了内型钢柱在吊装、焊接及模板、钢筋、砼浇筑等工序施工技术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标签: 转换层 箱型柱 箱型粱 型钢混凝土结构 自密实混凝土
  • 简介:摘 要:油田构造形态为受东西两条逆断层控制的南北走向背斜,油层主要分布在石炭系,有效储为缝孔 ,非均质性强 ,渗透率低 ,油藏类型为中深、低孔、中低渗碳酸盐岩底水油藏。目前含水达到 50%,采油速度 0.28%,地质采出程度仅 7.93%,油藏整体处于开发中期、采油速度较低的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沉积微相认识程度低、有效储认识难度大、双重介质三维地质模型精度低以及矢量井网调整难度大等。

  • 标签: 碳酸盐岩油藏 双重介质 储层分类评价 地质模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鼻胆管套取方法与留置时间对患者生理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某医院实施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的116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X线透视下分别采取导丝套取导丝法及导丝套取尿管法进行鼻胆管口鼻转换。比较两组导丝或尿管进入口咽部及导丝圈的一次成功率及次数、导丝圈套取导丝或尿管的一次成功率及次数、导出鼻胆管的一次成功率及次数、操作时间、刺激程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62例,导丝进入口咽部的一次成功率93.55%(58/62)、平均置入1.06±0.25次,进入导丝圈的一次成功率95.16%(59/62)、平均置入1.05±0.22 次,一次套取成功率98.39%(61/62)、平均套取1.02±0.13次,导出鼻胆管一次成功率100.00%(62/62),平均操作22.56±4.43s,刺激程度评分1.18±0.43分,并发症发生率9.68%(6/62),包括:恶心6例,呕吐1例,黏膜出血1例。对照组54例,尿管一次置入成功率72.22%(39/54)、平均置入1.35±0.62次,进入导丝圈的一次成功率81.48%(44/54)、平均置入1.22±0.50 次,一次套取成功率87.04%(47/54)、平均套取1.13±0.34次,导出鼻胆管一次成功率96.30%(52/54)、平均导出1.04±0.19次,平均操作52.96±13.60s,刺激程度评分1.44±0.66分,并发症发生率18.52%(10/54),包括:恶心6例,呕吐3例,黏膜出血2例。两组相比,研究组导丝进入咽喉部的置入次数、进入导丝圈的置入次数、套取导丝的次数、操作时间、刺激程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鼻胆管导出次数低于对照组,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了石家庄轨道交通1号线中山广场站至解放广场站交叉渡线工程概况,分别阐述了台阶法向双侧壁导坑法过渡衔接、CRD法向双侧壁过渡等大小断面过渡段和小断面至大断面的反扩挖技术施工要点,为今后类似城市地铁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 标签: 浅埋隧道 多断面转换 反扩挖技术 施工要点
  • 简介:在需求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特别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复苏充满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拉动增长更为重要,尤其是扩大最终消费需求意义重大。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为消费需求增长奠定了基础,但要真正释放消费力,使之与经济增长相互适应和协调,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国民收入最终使用结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以及相应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等方面对这一问题做出讨论。

  • 标签: 国民收入分配 最终消费需求 收入差距 宏观政策
  • 简介:摘要:针对于我国目前情势而言,我国建筑物外墙多采用保温基层与涂料装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建设。这两种方式,能够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全面的提升墙面的整体使用寿命,同时又能够起到美观的作用。然而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很多建筑在完工后短时间内便出现了外墙装饰裂缝问题,因此,文章针对于外墙装饰裂缝的原因进行合理探讨,并在探讨中总结出改善外墙装饰裂缝问题的解决措施。

  • 标签: 外墙装饰层 裂缝原因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超黏磨耗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通过深入分析该技术的背景和需求,提出了创新的应用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其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运用。研究结果表明,超黏磨耗技术在提高养护效率、延长路面寿命以及降低养护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研究对于高速公路养护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速公路 养护 超黏磨耗层 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SAPHO)患者的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32例北京积水潭医院风湿免疫科经治的SAPHO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2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并对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病情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两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和秩和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2个以上独立样本结果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变量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2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观察组血红蛋白[128(122,140) g/L]显著低于对照组[139(125,154) g/L](U=306.5,P<0.05),但血清ALP水平[75.00(66.00,85.75) 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56.00(48.50,63.25) mmol/L](U=153,P<0.01)。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52.51(41.72,86.11) ng/ml]、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0.57(0.39,0.72) ng/ml]、N-端骨钙素(OC) [(20±8) ng/m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4.91(28.97,42.80) ng/ml,0.34(0.27,0.49) ng/ml,(15±4) ng/ml](U=183,P<0.01;U=223,P<0.01;t=3.180,P<0.01),2组25-羟维生素D3 [25-(OH)VD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73(12.25,19.23) ng/ml,16.72(11.74,20.92) ng/ml](P>0.05)。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有无脊柱、骨、关节受累无关。不同关节受累数目分组结果显示,患者血清O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84,P<0.05),且关节受累数目越多,OC值越低。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P1NP (r=0.805)、β-CTX (r=0.460)与OC水平均呈正相关(P均<0.01)。观察组血清tP1NP、β-CTX、OC、25-(OH)VD3水平与年龄、病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无关(P均>0.05)。但β-CTX与CRP呈正相关(r=0.392,P<0.05),OC与ESR呈正相关(r=0.475,P<0.05)。结论SAPHO综合征患者血清tP1NP、β-CTX、OC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β-CTX和OC水平可以反映患者体内炎症的严重程度,OC水平与患者关节受累数目相关。

  • 标签: 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 炎症 骨转换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