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接受输血治疗的100例患者,以是否在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组(n=50)、对照组(n=50)。组间对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比对照组的14%低,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 标签: 输血前血型鉴定 抗体筛查 输血安全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布氏菌感染检查中,应用血清检验、细菌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7月间,不同地区多家医院收治的40例布氏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后均为其进行血清检验与细菌检验;对比观察在不同检测方式下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在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检验后,血清检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病菌检验87.50%>62.50%(P

  • 标签: 血清检验 细菌检验 布氏菌感染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布氏菌感染检查中,应用血清检验、细菌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7月间,不同地区多家医院收治的40例布氏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后均为其进行血清检验与细菌检验;对比观察在不同检测方式下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在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检验后,血清检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病菌检验87.50%>62.50%(P

  • 标签: 血清检验 细菌检验 布氏菌感染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过程中采用新型改良罗氏培养基与罗氏酸基两项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液检测的患者标本120份,分别采用新型改良罗氏培养基与罗氏酸基两项技术进行检测,并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水平、报阳时间、患者对检测方法及结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阳性检出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报阳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检测方法及结果的满意度达到95.8%,高于对照组的7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过程中采用新型改良罗氏培养基,与罗氏酸基比较而言,其报阳时间更短,阳性检出率水平更高,可以使对患者检测方法及结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新型改良罗氏培养基 罗氏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