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1月份大气PM10中酞酸酯的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酞酸酯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塑料增塑剂,大气中的酞酸酯会随着呼吸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采用超声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了天津市2010年1月15-19日7个采样点大气PM10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苄基丁基酯(BBP)、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辛基酯(DOP)6种酞酸酯的污染。结果表明,除了BBP的回收率为77.62%之外,其他5种物质的回收率均在80%以上,基本满足分析要求。采样期间天津市大气PM10中酞酸酯以DBP和DEHP为主。从空间变化来看,DBP和DEHP点位均值分别为12.6(红桥,交通稠密区)-3968ng·m^-3(北辰,工业区)和80.2(红桥,交通稠密区)-283.13ng·m^-3(昆程园,居住区);从时间变化来看,DBP和DEHP日均值分别为24.65-40.58ng·m^-3和155.55—283.48ng·m^-3,其日均最大值均出现在有雾的采样日。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DBP的质量浓度较低,而DEHP的质量浓度则相对较高;DMP、DEP、BBP及DOP4种物质均有检出,但质量浓度较低,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nd-7.90ng·m^-3、nd-12.79ng·m^-3、nd-0.92ng·m^-3和nd-12.20ng·m^-3。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1年1期
出版日期 2011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