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30例。两组其他麻醉用药相同基础上,L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后以2.0 mg·kg-1·h-1速度输注至术毕,C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点注射同等剂量和同等速度泵注生理盐水。记录术前1 d(D1)、术后1 d(D2)、术后2 d(D3)、术后7 d(D4)的40项恢复质量评分(40-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Score, QoR-40)量表评分;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拔管时呛咳、躁动发生率,术后24 h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发生率,补救镇痛率,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与C组比较,L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两组患者D1时QoR-40量表总评分及具体5个维度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1时比较:两组患者D2、D3时QoR-40量表总评分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自理能力、疼痛评分降低(P<0.05),C组D2时心理支持评分降低(P<0.05),而L组D3时心理支持评分升高(P<0.05);两组患者D4时QoR-40量表总评分及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评分降低,心理支持评分升高(P<0.05),C组D4时疼痛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L组D2、D3时QoR-40量表总评分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疼痛评分升高(P<0.05)。L组术中高血压、低血压发生率及升压药使用率,拔管时呛咳、躁动,术后24 h PONV发生率,补救镇痛率,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和术后住院天数均低于C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提高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2 d的QoR-40评分,减少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PONV发生率和疼痛强度,提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