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姑娘,棕色砖房》的意象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棕色姑娘,棕色砖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波.马歇尔(PauleMarshall)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巴巴多斯裔黑人女孩赛林娜从童年(10岁)到成人的心路历程,在小说中,我们不仅看到黑人女孩赛丽娜成长过程中的迷茫、痛苦、无奈和激愤,还能从字里行间读到她对未来生活的期冀。小说力图塑造一种全新的、积极向上的黑人女性形象。20世纪50年代末期,没有多少人关心边缘社会年轻人的成长问题,也没有多少人重视一个来自巴巴多斯的黑人女作家的作品。直到1981年美国的女权出版社再版了这部小说才重新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外,马歇尔的《棕色姑娘,棕色砖房》因其对黑人女性心理成长的细腻描写以及作品中所展示的独特的西印度群岛文化而著称,它同时受到了文学界和社会学家的认可。《棕色姑娘,棕色砖房》在非裔美国文学诺顿文集中被称为“大多数黑人女权主义者评论家所公认的当代非裔美国女作家写作的开端”。一、棕色之意象马歇尔在小说《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运用了很多意象表现手法。这一点在小说的开场白中对布鲁克林棕色砖房的描述中显露无遗。这些房子是“方的——却给人留下高不可攀的印象”;它们连接在一起,看起来就好像“一幢房子从一排镜子中反射出来”,...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长城》 2010年12期
出版日期 2010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