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能够久处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有一次,孩子问我,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快乐?我说你说说看。孩子说有人说得到爱情的人最快乐,有人说得到财富的人最快乐,有人说得到权力的人最快乐。我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好,我用孔子的一句话向他作了回答。“子曰:不仁者,不可心久处约,不可心长处乐。”可见仁是大快乐之源。我还要帮孔圣加一句,不仁者,不可久处美,因为“里仁为美”,住在仁里最美,最享受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尝过了那个大快乐,一切小情小调就没有多少诱惑了,一切痛苦于他也是小菜一碟了。在《述而》篇中,孔子的弟子是这样描述夫子的:“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申者,舒展状;夭者,灿烂状,既舒展又灿烂,大快乐啊。看完《论语》,我的脑海里冒出一个句子:大快乐者孔子。他对万事万物看得是那么开,他是那么随缘、自在、通情达理、活泼、不执着、不僵化。申申也,夭夭也,活活泼泼,开开心心,那么讨人喜欢,让人看着心生欢喜,所以有那么多弟子愿意终生跟着他。像颜回,为了常和夫子在一起,居然愿意吃粗食,穿布衣,住在高危的房子里,而不出仕。如果他是一个僵化的老头子,不讨人喜欢的老头子,大家会如影随形地跟着他吗?孔子师徒在前往楚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粮食吃完了,只能以野菜充饥,...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天涯》 2007年4期
出版日期 2007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