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模式设计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由于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模式受到教育者的广泛关注,但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方法多,但不全面,也不成体系,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究,因此,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的视角,阐述在本校三年级开展的小学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以期能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小学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英语 自主学习模式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在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英语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都在提倡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模式也备受关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应尽量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录音机、VCD机、广播、电视、网络等设备和技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通过查阅、学习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资料发现,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模式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方法多,但不全面,也不成体系,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究,如课前、课中、课后小学自主学习具体怎么操作。因此,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的视角,阐述在本校三年级开展的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以期能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小学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模式。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模式分析 基于信息技术下的自主学习 基于信息技术下的自主学习是指利用各种软件和硬件设备:运用一起小学APP进行预习检测、课后分层作业,运用希沃白板5进行课堂教学,运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作品,运用电脑端一起智慧课堂进行知识拓展和迁移,运用EV录屏以及钉钉录制视频、音频,传输文字、图像,辅助小学生建构小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 三、基于信息技术小学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 一)课前 教师收集或制作和主题内容相关的微课和自主预习单,学生带着任务看微课并完成自主学习单。 教师准备预习单 教师根据一个课时的内容来设计预习单。预习单上要明确表明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呈现启发式的疑问句,让学生课前在家里查阅、思考,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学生完成学习单 教师在课前把预习单发给学生,学生在家里根据预习单的问题自主学习,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若未完成留到课堂上解决。 (二)课中 1. 个体展示 四个同学一组,通过自主学习辅助材料的问题进行问与答,首先是同桌互相问答。然后前后桌互相问答。组长记录下本组不懂的问题或者疑惑。通过问答,让学生对上下文有初步理解。 聚焦问题 学生在问答的同时,教师倾听各小组学生的讨论,聚焦学生的共性问题,收集学生的问题。 点拨释疑 教师根据收集的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通过指导、引导、示范等方式,统一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学生不懂的词汇、短语、句子,文本表达的中心思想等问题。 知识重构 学生解决疑惑后,对新知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对话,让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不仅能够在课堂中角色表演,也能够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迁移运用 学生在能够熟练地进行角色表演后,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编造对话,然后表演对话。 评估总结 评估: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出相应的测试题。测试题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连线题,填空题,问答题,知识竞赛题,游戏比赛题等。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总结:学生先总结本课的重难点。教师让每个组讨论本节课的要掌握的词汇、短句、句子,让每个组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再通过希沃白板5呈现出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指出本节课学生还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课后复习的方向。 (三)课后 1. 知识拓展 教师根据当堂课的知识点,布置相应的拓展作业。比如自己创编一个语境,根据语境创编一个对话,学生自演自答。完成后,学生可以通过录音、视频等工具,将创编性的英语作业通过钉钉发给教师,教师进行查阅检验。 2. 分层作业 划分小组 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英语基础,将学生大致划分为三个小组:基础组,基础加提高小组,提高小组。让每个小组给自己的组取一个有意义的组名。 A.基础小组成员,主要为平时学习较为吃力的学生。他们完成课本中的知识已经有点困难,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完成课外的知识。但是,他们之中有些同学又对于英语很感兴趣,只是由于自己英语基础薄弱,无法跟上班级的教学进度。 B.基础加提高小组成员,主要是对于教材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基础又不够夯实的学生。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似乎在一个瓶颈期,自己很难突破现状。 C.提高组成员,主要是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感觉现有英语知识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什么挑战性,表现出“吃不饱”的状态。 (2) 分层作业 授课教师根据以上三个小组,给学生布置相对应的层次作业。 A.基础小组作业主要是一些激发学生兴趣、难度较低的作业,譬如简单的英语绘本、当堂英语课的相关英语词汇,简单的自然拼读等。 B.基础加提高小组的作业主要是夯实英文基础、难度中上的作业,譬如与当堂课相关的语法知识点练习、与当堂课内容相关的绘本拓展等。 C.提高小组的作业主要是课外的一些让孩子长见识的作业,譬如相关的口语交际内容、英语配音作业等。 (3)检查作业 教师利用“一起小学”app布置作业以后,在手机上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掌控作业周报等相关数据。 (4)调整分组 教师根据“一起小学”作业周报累计的相关数据,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学生调整分组。 动态形成 最初一般是几个学生的分组调整,后期完成情况很不错的小组甚至可以整组提升,形成动态的分层小组。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案例 下面以外研社一起,三年级上册 Module2 Unit1“We are making a cake.”为例,详细分析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模式实践应用。 教学对象:本校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如下: (一)课前 教师为学生准备的课前学习素材,素材图片来自英语课本第二模块第一单元的活动一和活动二。学生在家里观察课本中相应的图片,根据素材提供的问题对每幅图进行思考、查阅。(以下是素材上供学生参考的问题) 活动一,问题参考: Q1: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Q2:What is Bob doing? Q3:What is the sheep doing? 活动二,问题参考: Q1: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Q2:Where are they? Q3:What’s Amy doing? Q4:What’s Sam doing? Q5:Why are they happy?
作者 洋领
出处 《中国教工》 2022年1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2年04月19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