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术前颈椎退变程度与术后异位骨化相关性的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通过10年以上随访资料分析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前患者适应证选择相关因素及参考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由同一组医生采用单节段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44例患者的资料。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具备10年以上随访。影像学采用McAfee分级对术后异位骨化(HO)形成进行评估;采用“9分法”颈椎退变评分系统,在颈椎X线片上对术前手术节段退变程度进行评估。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确定量化参考值。结果患者术后HO的总体发生率为61.4%(27/44)。单因素分析显示HO发病组与HO未发病组之间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丢失、椎体前缘骨赘形成和终板硬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和终板硬化是术后HO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95%CI)为10.801(1.202~97.064)、37.870(1.581~907.237),均P<0.05],ROC曲线分析中,二者的AUC分别为0.822与0.792,基于“9分法”,二者边界值均为1.5。结论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HO发生率相对较高,且术前手术节段退变程度是其发生的关键因素。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13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4月09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