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评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首次诊断为脓毒症的时间为研究起点,以患者死亡或28 d为研究终点,并记录患者28 d预后。收集所有患者诊断为脓毒症后3 d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和血小板计数(PLT),分别计算N/LPR和NEU与LYM比值(NLR)。比较两组患者N/LPR和NLR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N/LPR和NLR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根据ROC曲线分析得出的最佳截断值对脓毒症患者的28 d病死率进行亚组分析,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脓毒症患者28 d累积生存情况。结果154例脓毒症患者中,排除年龄<18岁、妊娠期、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近1周内服用过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近1周内服用过升白细胞药物、ICU住院时间<3 d及资料不完整患者,最终共50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28 d存活30例,死亡20例。死亡组患者N/LPR和NLR均显著高于存活组(N/LPR:23.85±11.99比12.41±5.25,NLR:17.83±8.69比10.75±3.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LPR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高于NLR(AUC=0.762);以15.48作为N/LPR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0.0%;以10.65作为NLR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56.7%。亚组分析显示,N/LPR≥15.48组脓毒症患者(21例)28 d病死率显著高于N/LPR<15.48组(29例;71.4%比17.2%,χ2=14.901,P<0.01);NLR≥10.65组脓毒症患者(28例)28 d病死率亦显著高于NLR<10.65组(22例;53.6%比22.7%,χ2=4.884,P<0.05),与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吻合。结论外周血N/LPR对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优于NLR。
出处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0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3月0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