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脓毒性休克AKI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对比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指导的液体复苏策略与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液体复苏策略对脓毒性休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和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液体复苏治疗,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并结合患者家属的意愿,将患者分为PiCCO指导的液体复苏组〔PiCCO组,维持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在850~1 000 mL/m2〕和EGDT指导的液体复苏组〔EGDT组,维持中心静脉压(CVP)在8~12 mmHg(1 mmHg=0.133 kPa),机械通气(MV)患者CVP≤15 mmHg〕。观察两组患者液体复苏6、24、48 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CVP、血乳酸(Lac)、液体平衡量、尿量及血肌酐(SCr)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肾脏替代治疗(RRT)情况、MV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①最终共纳入94例患者,其中EGDT组51例,PiCCO组4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入ICU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降钙素原(PCT)、HR、MAP、CVP、Lac和S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液体平衡量、尿量及SCr均随复苏时间延长逐渐改善,且各时间点HR、MAP和La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PiCCO组复苏24 h和48 h时CVP较EGDT组明显降低(mmHg:24 h为9.1±0.9比12.0±1.3,48 h为8.0±1.0比10.2±1.3),液体平衡量较EGDT组明显减少(mL:24 h为2 929.8±936.3比3 898.4±923.5,48 h为3 143.5±1 325.4比4 843.8±1 326.7),且尿量和SCr均明显优于EGDT组〔尿量(mL·kg-1·h-1):24 h为1.02±0.21比0.79±0.14,48 h为1.28±0.18比0.94±0.22;SCr(μmol/L):24 h为145.7±37.6比164.3±46.4,48 h为128.4±33.6比143.5±3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与EGDT组比较,PiCCO组RRT比例明显降低〔11.6%(5/43)比17.6%(9/51)〕,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MV时间(d):4.64±1.31比6.50±2.19,ICU住院时间(d):10.35±3.50比14.50±5.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PiCCO组与EGDT组患者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0%(6/43)比15.7%(8/51),P>0.05〕。结论采用PiCCO指导脓毒性休克AKI患者的液体复苏策略,可以减少液体负荷量,有助于改善肾功能,缩短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出处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年09期
出版日期 2020年11月0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