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法用于胃肠癌化疗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问题解决法用于胃肠癌化疗中的效果,为临床胃肠癌化疗患者干预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金华市中医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胃肠癌化疗患者80例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治疗和常规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面对、回避、屈服)评分、生活质量(生理、社会家庭、情绪、功能)评分及问题解决能力(理性问题解决、回避问题解决、消极问题定向、积极问题定向、冲动疏忽解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面对、回避及屈服评分为(17.98±3.27)分、(16.77±2.86)分、(5.26±1.9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66±2.85)分、(14.92±2.43)分、(4.49±1.32)分(t=3.383、3.118、2.083,P=0.001、0.003、0.041);两组患者干预后应对方式各指标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社会家庭、情绪、功能评分分别为(26.85±4.29)分、(26.93±3.64)分、(26.88±2.39)分、(22.76±3.4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92±3.74)分、(23.69±3.21)分、(22.45±2.16)分、(20.74±3.20)分(t=2.145、4.222、8.697、2.728,P=0.035、0.000、0.000、0.008);两组患者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理性问题解决、回避问题解决、消极问题定向、积极问题定向、冲动疏忽解决评分分别为(55.83±6.35)分、(14.73±4.72)分、(15.99±4.28)分、(18.93±2.74)分、(14.29±3.2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46±5.74)分、(11.92±4.25)分、(12.76±3.82)分、(14.73±2.51)分、(12.10±2.74)分(t=3.229、2.798、3.561、7.149、3.235,P=0.002、0.006、0.001、0.000、0.002);两组患者干预后各项问题解决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基于问题解决法用于胃肠癌患者化疗中可改善其应对方式,让其积极应对,增强其自信心,提高患者问题解决能力,最终更好的改善其生活质量。
出处 《中国基层医药》 2020年17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2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