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乙拉西坦 添加 治疗儿童癫痫 100 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 Levetiracetam, Lev )添加治疗不同类型儿童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 100 例癫痫患儿将 Lev 口服给药,原用的抗癫痫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变。 Lev 起始剂量 10 - 20mg/kg/d ,分 2 次口服,每 1-2 周增加 10mg/k g/d,目标剂量 50mg/kg/ d,根据癫痫发作情况调整使用剂量。以治疗前 3 个月发作频率为基数,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观察,以治疗满 6 个月 78 例癫痫患儿为对象,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Lev 对复杂部分性发作,肌阵挛发作总有效率为 100 %;部分性发作泛化,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婴儿痉挛,总有效率均在 75 %以上;对于常见的儿童各型癫痫类型均有一定疗效。 Lev 添加治疗后平均发作频率均明显减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轻微,时间较短暂。 结论 Lev 对于儿童各型癫痫均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轻,安全耐受性较好,为治疗儿童癫痫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关键词: 儿童 癫痫 左乙拉西坦 左乙拉西坦( Levefivacetam,Lev )商品名开浦兰,是一种近年新研发的抗癫痫新药,据国外报道,具有良好独特的抗癫痫作用机制,较好的药理特性及良好的耐受性。我院于 2013 年 12 月— 2016 年 12 月应用添加方法治疗儿童癫痫 100 例,以治疗前 3 个月发作频率为基数,进行了开放性自身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临床资料 入组标准:①临床及脑电图确诊的 14 周岁以内的儿童癫痫,按 1981 年和 1989 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的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法分类。②经正规应用 1 种以上抗癫痫药物治疗,药物浓度在正常范围内,仍不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③神经变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所致癫痫除外 发作类型(按每例主型发作与综合征分类):简单部分性发作 10 例,复杂部分性发作 6 例,部分性发作泛化 24 例,强直-阵挛发作 20 例,强直发作 6 例,肌阵挛发作 6 例,不典型失神 8 例,婴儿痉挛症 8 例, Lennol - Gastuat 12 例。 100 例患儿其中 6 例失访, 6 例因不良反应, 4 例因经济原因, 6 例因疗效而退出观察。资料完整的 78 例中男 25 例,女 14 例。年龄 0.6-14 岁。其中 <1 岁 10 例, 1 - 3 岁 12 例, 4 - 7 岁 20 例, 8 - 14 岁 36 例。疗程 3 个月- 5.7 年,平均 2.2±0.6 年。 1 . 2 治疗方法 将 Lev 作为添加药物口服给药。原使用的抗癫痫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变。所有入组患儿监护人均被告之详情,并同意使用,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使用于 4 岁以下患儿均由监护人签字同意。 Lev 起始剂量 10 - 20mg/kg/d ,分 2 次口服,每周增加 10mg/k g/d,目标剂量 50 mg/kg/ d,根据癫痫发作情况调整使用剂量。如在剂量递增过程中出现明显疗效则停止递增,并以此剂量作为维持量观察。如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则退出观察。发作控制后原用抗癫痫药根据情况逐渐减量直至停用。

1.3 观察指标 Lev 治疗前建议常规体检和神经系统检查,常规脑电图或动态脑电图检查并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记录治疗前 3 个月平均发作次数,患儿家长记录服药情况,治疗后发作日期,次数和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分级:根据不良反应轻重分为 I 级, II 级, III 级 。 I 级(轻度)表示对学习生活无影响, II 级(中度)表示对学习生活有影响, III 级(重度)表示要住院治疗。患儿每 4 周来复查或电话随访 1 次,观察癫痫发作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后 3 月至少检查 1 次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脑电图等。
出处 《系统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