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机构地区 (泸县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1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97-01下肢,是指人腹部以下的身体部位,其中包括臀部、股部、膝部、胫部以及足部。在这几个部位当中,股部又前、内、后区分,膝部有后区之分,胫部有前、外、区之分,足部则有踝、足背、足底以及趾几个位置。而人体正常标准下,一共有206块骨头,下肢中骨头的占比也相当大,同时,发生下肢骨折的机率,也相当之大。引起下肢骨折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三种,第一是直接暴力,当人身体某一部位骨骼遭受到直接的暴力作用,就很大可能会造成骨结构的连续性不完全或者部分骨结构断链,造成骨折,同时常常还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发生出血情况;第二一个是间接暴力,也就是暴力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者是扭转作用,致使人体远处骨骼发生断链引发的骨折;第三种则是积累性劳损,人体长期、反复的直接或者间接使用重力,使人体下肢某一处特定的骨骼部位处于长期严重负重状态,也极容易引起疲劳性骨折。当人下肢发生骨折后,其稳定性会大不如前,以及患者在进行身体活动时,也会因为骨折而给身体带来剧烈的疼痛感,以给患者带来生活不便,同时,若是对下肢骨折情况未能及时处理,大多数患者很可能会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例如肌肉萎缩、关节功能障碍、肌肉无力等等。因此,当人体下肢发生骨折现象时,需要及时的就医诊治,以免给自身带来永久性的遗留问题,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医学上对下肢骨折的治疗方法多用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这三个基本操作,复位主要是指将发生位移的骨结构重新恢复正常或者是接近原有正常状态,让骨结构恢复原有的支架作用;复位过后,常常会因为骨结构不稳定而引发骨结构再次位移,这时候就需要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来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尚未稳定的身体部位进行固定,使其缓慢愈合,最后恢复健康;骨结构进行固定治疗以后,是漫长的恢复时期,下肢骨折常常会影响患者的行动,且在恢复期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而长时间的卧床,极其容易导致肌肉萎缩、血管堵塞及血管栓塞,因此为了防止肌肉萎缩和促进骨折部位周围组织的血液循坏,患者往往需要进行主动或者被动的运动。对于下肢骨折的治疗,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患者会在治疗过程中承受剧烈的疼痛感,特别是在固定手术治疗中,同时由于每一位患者的身体情况都大不相同,治疗的情况也不相同,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19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