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子宫及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作者 王敏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3期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全子宫切除术 次全子宫切除 卵巢功能 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38-01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现有技术条件下,一般对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治疗,按照切除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子宫次全以及全切手术1。这两种治疗方式均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2。但是具体哪种方式效果更好缺乏深入研究,为了比较这两种方法,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时提供决策依据,本院特进行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择从2017年12月-2019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总共78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两个研究组,每组患者例数保持一致。患者年龄29-58岁,平均(47.18± 0.63)岁,病程为4个月-4年,平均(1.08± 0.46)年。组间患者病程 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可以比较研究,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子宫全切的方式进行治疗干预。首先按照流程进行准备,如留置导尿管 麻醉等,然后进行穿刺,部位选择脐的上缘,在此部位将10 mm的腹腔镜置入,把子宫的相应附着韧带以及周围组织完全清除,确保子宫被摘除,然后打开膀胱腹膜,使用环形的方式将阴道壁切开,从患者的阴道将子宫取出,然后将阴道部位创口缝合,同时使用生理盐水对盆腔进行冲洗,检查未再出血后,撤掉腹腔镜,缝合腹壁创口。实验组患者施行次全切的手术方式,流程与对照组一致,但是切除时在患者的子宫峡进行套扎,然后在套扎部位以外10 mm处将子宫切除,然后采用电凝方式对残端进行止血,其余流程均与另一组保持一致。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本研究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 1.3观察指标 比较组间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出血量 排气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情况,同时记录不同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FSH以及E2水平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数据的处理,计量资料的表示形式为X± S,并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选取应用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 2 结果 2.1不同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手术相
出版日期 2019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关键词

子宫肌瘤 全子宫切除术 次全子宫切除 卵巢功能 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38-01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现有技术条件下,一般对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治疗,按照切除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子宫次全以及全切手术1。这两种治疗方式均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2。但是具体哪种方式效果更好缺乏深入研究,为了比较这两种方法,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时提供决策依据,本院特进行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择从2017年12月-2019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总共78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两个研究组,每组患者例数保持一致。患者年龄29-58岁,平均(47.18± 0.63)岁,病程为4个月-4年,平均(1.08± 0.46)年。组间患者病程 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可以比较研究,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子宫全切的方式进行治疗干预。首先按照流程进行准备,如留置导尿管 麻醉等,然后进行穿刺,部位选择脐的上缘,在此部位将10 mm的腹腔镜置入,把子宫的相应附着韧带以及周围组织完全清除,确保子宫被摘除,然后打开膀胱腹膜,使用环形的方式将阴道壁切开,从患者的阴道将子宫取出,然后将阴道部位创口缝合,同时使用生理盐水对盆腔进行冲洗,检查未再出血后,撤掉腹腔镜,缝合腹壁创口。实验组患者施行次全切的手术方式,流程与对照组一致,但是切除时在患者的子宫峡进行套扎,然后在套扎部位以外10 mm处将子宫切除,然后采用电凝方式对残端进行止血,其余流程均与另一组保持一致。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本研究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 1.3观察指标 比较组间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出血量 排气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情况,同时记录不同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FSH以及E2水平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数据的处理,计量资料的表示形式为X± S,并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选取应用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 2 结果 2.1不同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手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