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妇科肿瘤患者经放化疗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其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收集其痰、咽拭子、胸水、腹水、血液、尿液、粪便标本送检,经过细菌及真菌培养鉴定,分析感染率、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结果100例标本,共有1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8%,不同类型妇科肿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侵入性操作、白细胞下降、治疗方式、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的发生与其均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回归,发现年龄大于60岁、患者状态较差、治疗过程中有侵人性操作、治疗后发生白细胞下降、采用了放疗与化疗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应用了抗菌药物、住院时间大于30天,均是造成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于60岁、患者状态较差、治疗过程中有侵人性操作、治疗后发生白细胞下降、采用了放疗与化疗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应用了抗菌药物、住院时间大于30天,均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机构地区 丁文婷
出处 《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4期
出版日期 2018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