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有无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情况分为无急性呼吸衰竭组(85例)和急性呼吸衰竭组(45例),根据疾病转归情况将45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成康复组(35例)和死亡组(10例),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同时观察影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急性呼吸衰竭组患者年龄为(75.3±5.4)岁,体质量指数为(17.8±1.4)kg/m2,病程为(21.7±3.6)年,每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为(5.5±1.1)次,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为33.3%(15/45),病情程度方面15例为中重度、30例患者为极重度,尿酸水平为(268.7±71.6)mmol/L,白蛋白为(29.3±1.3)g/L,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为77.8%(35/45);无急性呼吸衰竭组患者年龄为(74.3±3.2)岁,体质量指数为(20.6±0.9)kg/m2,病程为(21.2±3.3)年,每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为(2.7±0.7)次,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为64.7%(55/85),病情程度方面43例为中重度、42例患者为极重度,尿酸水平为(326.7±40.5)mmol/L,白蛋白为(33.4±1.2)g/L,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为15.3%(13/85)。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每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病情程度、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白蛋白水平以及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和死亡组患者pH值、血二氧化碳分压、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及肺性脑病、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氧分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包括病情重、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较低、每年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较多及白蛋白、尿酸水平较差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改善预后应加强对pH值、血二氧化碳分压、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及是否发生肺性脑病、心力衰竭方面的监测。
作者 赵宇
出处 《健康世界》 2018年3期
出版日期 2018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