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阴性(G-)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状况及耐药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目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G-)杆菌菌种分布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情况,分析产酶菌耐药谱特征。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对革兰氏阴性(G-)杆菌进行鉴定,对可疑产超广谱β-内酰胺(ESBLs)、头孢菌素酶(AmpC)的菌株,用标准纸片扩散法和三维试验法进行两种酶的表型确证,再用纸片扩散法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检出单产ESBLs、单产AmpC酶、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细菌分别为175株(43.8%)、54株(13.5%)和30株(7.5%)。ESBLs检出率以肺炎克雷伯菌最高,为60.3%;AmpC酶检出率在阴沟肠杆菌中最高,为46.7%。单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2.3%、26.3%和33.1%;单产AmpC酶菌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3.7%和29.6%;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仅对亚胺培南敏感,未发现耐药株。结论G-杆菌产ESBLs、AmpC酶率较高,该类菌对大多数新型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
出处 《医药前沿》 2013年11期
出版日期 2013年11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