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口腔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包膜外扩散的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颈部淋巴结的包膜外侵犯(extracapsularspread,ECS)与浸润厚度、分化程度等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术后测量病灶的浸润厚度。分别对ECS与口腔鳞癌浸润厚度、分化程度等之间的关系及ECS在各淋巴结分区的浸润方向有无差异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5例口腔癌原发灶浸润厚度<8mm的CS发生率36.36%(20/55),共42粒淋巴结转移,其中ECS的ECS发生率35.71%(15/42);浸润厚度≥8mm的ECS发生率63.64%(35/55),共150粒淋巴结转移,其中ECS的发生率62.0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5例病例中,肿瘤原发灶为高分化35例,共转移淋巴结124粒,其中ECS发生率45.16%;中低分化共20例,共转移淋巴结68粒,其中ECS发生率76.47%。结论随着口腔癌的肿瘤浸润厚度的增加,其颈淋巴结ECS的发生率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其颈淋巴结ECS的发生率越高。
出处 《健康世界》 2015年6期
出版日期 2015年06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