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那些名落孙山的大腕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考试自隋朝始至清朝终.这个古代的“高考”很令人纠结——少数金榜题名,极少数连中三元,绝大多数名落孙山.有的哭,有的笑;有的得意,有的失意.在“高考”名落孙山的失意者中,不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腕儿.这些失意者大致分两类,禁考和落榜.禁考即被剥夺了考试资格,任你天下第一,朝廷不带你玩儿,“起跑线”上没你的位置,奈何?大诗人李白,就是禁考的受害者.据说,被禁考的李白,出身耐人寻味:其先祖乃流放西域的罪犯;其父亲是商人,且涉嫌不法.按唐朝律令,罪犯和商人的后代绝对不能参加“高考”,李白也不能幸免.这种禁考令把很多人才拒之门外.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李贺,因其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于是李贺为避父名讳不举进士(即不能参加“高考”).这件事现在听起来不可思议,年轻的李贺由此郁郁寡欢,26岁就故去了.
作者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招生考试之友》 2017年23期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