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昙花一现的成都公共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20年代,国内的一些大中城市相继展开了以拓筑市区街道为主体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状况的改善使公共汽车首次在城市中出现并给市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其发展却备受阻挠、步履艰难。成都公共汽车就因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仅维持运营月余而被迫停业。直至40年代,成都的公共交通事业才又重新起步。20年代初的成都街道残破不堪、简陋无比。“繁盛街面,皆以石板铺之,向例街道由各街居民集资修筑,非至石板破烂不堪。实少修理。崎岖难行,达于极点。设遇天雨,尤为泥滑。”道路的破旧不仅影响市容,而且制约着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20年代初的成都交通工具只有轿子一种,速度既慢。花费又多,十分不便。以广州为代表的市政改革运动影响
作者 赵可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民国春秋》 2001年1期
出版日期 2001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